先生,日本人這是要放棄上海,全力進攻華北了。”
總理一驚,這個結論是他們反覆討論才得出來的。
徐州古稱彭城,為華夏九州之一,地處南北方過渡地帶,東襟淮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齊魯,通衢五省,為北國鎖鑰,南國門戶,向來是兵家必爭之戰略要地。
日軍如果北上,徐州就是必守之地,必將有一場規模空前的大會戰。現在,國民黨突然放棄徐州,自然是同日本人暗中達成什麼協議了。
想到這個不難,但一下子就想到日本放棄上海,這就有點驚人了。
總理道:“我們也是這麼判斷的。”
鄧公道:“今後華北的抗戰形勢必將異常殘酷。”
韓立洪點了點頭,他心頭不舒服到了極點。
蔣介石是一個沒有底線的政客,國民黨是一個沒有底線的政黨,不值得存在,但是,形勢發展到今天,如果他的計劃能夠實現,那蔣介石和國民黨還非得存在下去不可。
若此,他就不得不壓下心頭的萬般憎惡,必須得在國共之間斡旋,建立一個全新的卻也是極端麻煩的國家。
一想到這個新國家,韓立洪的腦袋就先大了十八圈。
' '
二八一章 山東人民喜洋洋
二八一章山東人民喜洋洋
鎮住蔣介石和國民黨,讓他們不敢打內戰,建立一個新國家,這雖然也不容易,但還是可以做到的,可問題是在這個新國家建立之後。
在這個新國家裡,兩大派的意識形態和利益都尖銳對立,而最要命的是蔣介石和國民黨做事沒有底線,為了一己之私,他們可以出賣一切。
對這一點,在這個時代,沒有人比韓立洪認識的更清楚。
買辦階層是蔣介石和國民黨最主要的統治基礎之一,而買辦階層基本是洋奴的同義詞。
如果說百分之百的買辦都是洋奴,那顯然不客觀,但百分之九十,卻又絕對是少說了。
對買辦階層而言,階級對立在他們心中的分量要遠遠超過國家和民族的整體利益,甚至是兩者根本不能相提並論,沒有可比性。
如果沒有西洋大人,只有東洋大人,那蔣介石可能連“抗日”這兩個字都不願,或者是不敢說。
毫無疑問,在這種情勢下,雖然新國家建立了,但實際上依舊是分裂的,不會有統一的外交和國防,也很難建立整體的經濟政策,雙方在很多問題上的主張一定是南轅北轍。
中華民族是有大氣運的,如果上一世沒有內戰,國家不能統一,那中國就沒有任何希望。
如果是那樣,分裂的中國會比南北朝鮮悽慘一萬倍。
蘇聯會賴在東北不撤軍,美國也必然會趁機在中國建立軍事基地,到時這兩個鬼畜不管自己怎麼鬧騰,但有一點,它們一定會配合默契,那就是不會給中國一絲一毫強大的機會。
所以,對韓立洪而言,不消滅蔣介石和國民黨的前提是中國能夠在大方向上掌握自己的命運,其標誌就是蘇聯不能進兵東北,而這也就是說要在蘇聯打敗德國之前,把日本趕出東北。
這樣一來,雖然美國透過操縱那些洋奴,對中國依然會有極大的破壞作用,但會在可控的範圍內。
而且,隨著國力一步步增強,買辦的力量自然就會逐漸弱化。
這必將是一個漫長的極其折磨人的過程,但是,如果形勢能夠按照他的預想發展,這麼做就是必然的,因為這符合國家民族的長遠利益。
韓立洪對那些跪著舔洋人菊花,但站起來,轉過身,就對國人極端蔑視的二鬼子恨之入骨,可今後,他必須要忍,再不能痛痛快快地想打就打,想殺就殺了。
痛苦了好一會兒,韓立洪道:“先生、鄧主任,日本人之所以這麼做,決定性的因素應該是我從英國人勒索來的那批東西。”
總理點了點頭,道:“這個我們也想到了。”
韓立洪道:“蔣介石既然跟日本人達成了默契,那麼,今後還會在物資上繼續跟日本人做交易。”
這也是必然的,總理跟鄧公都點了點頭。
韓立洪繼續道:“先生,我想把韓復榘的部隊拿過來,由你們進行整編。”
總理楞了一下,問道:“你怎麼能把韓復榘的部隊拿過來?”
韓立洪道:“買。”
總理吃驚地道:“買?”
點了點頭,韓立洪道:“韓復榘已經無路可走,我出點錢,他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