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屋子裡,氣氛相當壓抑。
形勢真是急轉直下,原來的擔心變成了現實。
一番商討過後,朱老總道:“葉挺他們麻煩了,得要他們早作準備。”
日本突襲上海之後,**跟國民黨談判,在湘、贛、閩、粵、浙、鄂、豫、皖八省的中國工農紅軍游擊隊和紅軍第二十八軍改編為國民**軍陸軍新編第四軍,葉挺任軍長,項英任副軍長,張雲逸、周子昆分任正、副參謀長,袁國平、鄧子恢分任政治部正、副主任,同時成立**中央**軍事委員會第四軍分會,項英為書記,陳毅為副書記,下轄四個支隊,共一萬餘人。
如果日軍當真放棄上海,蔣介石必然又得挑起內戰,那剛剛成立的新四軍就危險了。
把菸蒂扔在腳下,捻滅,太祖道:“恩來啊,要問問黑神軍他們的意見。”
“我親自去。”頓了頓,總理又道:“主席,是不是在黑神軍裡派個代表?”
點了點頭,太祖道:“應該派。”而後,跟著問道:“老總、恩來,你們看,派誰合適?”
老總和總理相互看了看,總理道:“就派小平同志去吧。”
老總道:“對,小平合適。”
太祖道:“那就決定了,派小平同志去。”
―――――
總理每次來,只要有一線可能,韓立洪總是親自來接機,這次也沒例外。
韓立洪這麼做,不僅僅是因為尊敬,也是因為喜歡,他喜歡和總理呆在一起,他喜歡看總理充滿無盡陽光的笑容,喜歡聽總理爽朗的笑聲。
太祖是千古第一人,總理也是,只不過太祖和總理是兩個型別。
《易經》是中華文明的源頭,儒道百家其實都是各人對《易經》的不同理解的闡述。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這兩句是《易經》的總綱,在中華民族最危難的一刻,太祖和總理出現了,他們兩人分別完美地闡述了這兩句話的意涵。
太祖就是那自強不息的君子,而總理則是德載萬物的君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古往今來,上下五千年,穿梭寰宇,還有誰比太祖和總理更能體現這兩句話的意涵?
太祖的光芒太烈,雖然還沒見面,韓立洪就感到了極強的壓迫感,但總理不一樣,總理是化雨的春風。
總理的身後是鄧公,鄧公一出現,韓立洪立刻就認出來了。
走下舷梯,總理給韓立洪介過鄧公,之後,韓立洪握住鄧公的手,誠摯地道:“鄧先生,久仰大名”
鄧公笑了,道:“韓先生,我對你久仰大名才對。”
眾人都是大笑。
除了對總理,韓立洪的認識始終如一之外,他對太祖和鄧公的認識都是經過了一番變化的。
對太祖,韓立洪一開始是不認同的,這一時期,他貶太祖而尊鄧公;之後,隨著認識的逐步深入,他開始崇太祖而小鄧公;再之後,一直到今天,他既崇太祖,也尊鄧公。
改革開放,這四個字說來容易,但後來韓立洪才知道,改革開放之初國家是多麼艱難,而這一時期也正是我們那個時代最後的機遇期。
抓住了,中華民族一飛沖天;抓不住,中國即便最終還能崛起,那也可能是下一個世紀的事情了。
改革開放三十年,一路跌跌撞撞,無數驚險,無數岔路,關鍵的地方一步踏錯,便是兩重天地。
沒有太祖,中國不會是日後的中國,同樣,沒有鄧公,中國也不會是那個二十一世紀初便開始騰飛的中國。
所以,不論是對太祖,還是對鄧公,韓立洪都是心懷感念之情。
回到房中落座之後,總理道:“立洪,我們打算在你這兒設一個聯絡處,由小平同志擔任聯絡處主任,你看怎麼樣?”
韓立洪一聽,心中大喜,道:“先生,這可太好了有鄧主任,我可就輕鬆多了。”
鄧公道:“韓先生,今後有什麼照顧不到的,還要你多多擔待。”
韓立洪道:“鄧主任,您和先生一樣,就叫我立洪。”
鄧公很奇怪,韓立洪作為一方霸主,對他們的態度真是不可思議,韓立洪就好像是他們的晚輩一樣。
鄧公客氣了兩句之後,總理道:“立洪,我們得到一個訊息,蔣介石要放棄徐州了。”
眉頭微微皺起,韓立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