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0部分

他做出更多的改變。

果然,劉安被梁嘯的不以為然激怒了。“西域的事,我就不問了,南越的風土人情,我讓幾個門客整理一下相關的內容,立刻命人抄寫幾部,獻給天子。”

“獻給天子的書,可不能出現訛誤。最好要有把握。”梁嘯慢吞吞的說道:“天子是要用來指導南征的,若是誤了事,可不得了。這和軍用輿圖一樣,要很精確才行。”

劉安眨眨眼睛。微微頜首。他明白了梁嘯的意思。為天子提供參考不過是個表面文章,更重要的是為自己將來出征提供依據。這可來不得半點馬虎,否則後果堪憂。

“對了,父王,說到書,伯鳴有一個想法。”

“什麼想法?”

“抄書太慢。而且容易出現訛誤,可以命人刻成碑,供人傳抄。”

劉安眼睛一亮。“刻碑?這的確是個好主意。”

漢代的文章一般都不太長,上萬字的就算大文章了。像《史記》這樣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煌煌鉅著,總共也不過五十餘萬字。如果能刻成碑,不僅可以供人傳抄,還能立名聲,對劉安的吸引力非常大。

“立了碑,只是第一步,如果能供人拓印,那才是無量功德。”

“拓印?”劉安莫名其妙。刻碑他知道,拓印沒聽過。

劉陵把梁嘯講過的拓印思路詳細解說了一遍。劉安一聽,立刻意識到了其中蘊藏的價值。如今的書籍都是靠手抄,不僅速度慢,而且容易出現錯誤,多字少字,錯別字,都很常見。可是用這種拓印的方法,只要原碑沒有錯誤,就可以確保拓印的文章準確無誤,而且速度更快。

“這是個好辦法!”劉安大喜,舉起酒杯。“小子,你雖然書讀得不多,可是這個主意卻能造福天下讀書人,將來必能為人傳誦。”

“阿舅,你別急著高興。”梁嘯笑道:“碑容易刻,拓印卻不簡單。用帛不行,用簡更不靠譜,依我看,你還得先改造一下紙。”

劉安想了想,一拍腦袋,自我解嘲的笑道:“沒錯,我只看到了好處,卻沒看到難處。不過,這紙就能拓印?”

梁嘯早就注意過紙。這個時代已經有了紙,但是紙質粗糙,還不適合拓印或者印刷。不過,造紙術的大致內容,他心裡有數,淮南王府有工匠,有通曉實用技術的門客,只要給他們一個思路,對現有的造紙技術進行改造,造出能用的紙並不是什麼難事。

梁嘯已經把這個思路告訴了劉陵,現在由劉陵轉造給劉安。劉安聽了,欣喜若狂。在他看來,這應該就是梁嘯說的那個“趨利”之策了。他有著常人難及的藏書,再加上這個拓印技術,還愁在聲勢上不能壓倒儒門?如果他願意,做個素王是信手拈來的事。

“我一回淮南,立刻安排人試製。”劉安興致勃勃,恨不得立刻著手。

梁嘯很滿意,和劉陵交換了一個眼神,心照不宣的笑了。棋局又在不經意之間往前推動了一步。

竇嬰緩步走進了未央宮,身後跟著兩個郎官,抬著一個藤筐,看起來沉甸甸的,扁擔被壓得吱吱作響。

正在和韓嫣一起練習射箭的天子嚇了一跳。恍惚間,他彷彿又看到了那個高大的身影。

“魏其侯,你這是……學東方朔麼?”

對天子的驚訝,竇嬰早有準備。他自信滿滿地笑笑。“東方朔的上書不過是自誇之辭,無所查證。臣的奏疏卻是辛苦收集而來,無一句沒有來歷。”

天子將信將疑,轉身看了一眼徐樂。徐樂躬身道:“陛下,魏其侯這些日子的確下了不少功夫,胡市的商人、各國的質子,他都走訪遍了。”

天子非常滿意,他放下弓,與竇嬰並肩而行,走向大殿。不管竇嬰提供的這些資料是不是真如他所說,這種態度首先就值得肯定。竇嬰身為三朝老臣,願意沉下心來,踏踏實實的去收集資料,為他南征做準備,這才是臣子應該有的態度。

比起竇嬰,丞相田汀�統稍�耍��恢�闌ㄌ煬頻兀�Hㄅ������擔�錳熳臃淺C幻孀印�

上了殿,郎官們獻上竇嬰整理的資料,天子翻開一卷竹簡,快速瀏覽了一遍,不由得讚了一聲。

這一篇是講南方氣候的,標註了資訊來源:南越使者呂興,閩越質子徵側,衛青妻徵貳,南越商人李某、趙某等,僅是受訪的人便有十來位,可見竇嬰著實下了功夫。

文章裡提到兩個問題:

一是南方潮溼而悶熱,即使最冷的冬天,溫度也堪比中原的春秋季。因此,竇嬰得出一個推論,中原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