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飯館。她藉著看鋪子的名義,吃了兩天,確實不錯。尤其一道石鍋魚,百試不爽。要不是藉著武國公府的名頭,她都能難分一杯羹。綢緞鋪子就在西鳳樓對面,沒理由毫無生意。可賬目上明明白白寫著,每月的收入也就勉強維持日常收支。
前兩日她讓秋詩頂著自己的名頭,去看過鋪子一趟。據秋詩所說,鋪子是由兩位掌櫃打理。馬掌櫃聽是武國公府來人,很是熱情帶著秋詩看了圈鋪子。張掌櫃為人較為沉默,只是按禮給秋詩行禮,做了彙報。
鋪子裡的綢緞料子不錯,樣式也是京城時下熱門的,當然和武國公府的沒法比,但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在京城中可以算的上是數一數二的。至於為什麼生意不好,秋詩想也許是料子緣故,一般人家穿不起,富貴人家又看不上。又或者的確是城南不如從前了,雖說在西鳳樓對面,但來吃飯的也不一定要買布料不是?總而言之,秋詩對鋪子的評價還算不錯。
秦蓁仍不放心,賬目實在太平。她以前在西南,市井小巷都是混過的。還沒見哪家做生意的能如此平穩。今日她要親自去看看鋪子,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她剛剛開始學著管鋪子,還是親力親為的好。
鋪子不算大,往日城南還繁華的時候地價貴。內裡裝潢倒是精緻,雖然看的出有年頭,但勉強是個精品。
一看不知道,那日秋詩來果然是有所準備的。秦蓁穿的普通人家的打扮,一進門並無人招待,只有張掌櫃說了句隨意挑選。店裡算賬的,打掃的,招待的居然有七人之多,店裡客人只她一人,小小的鋪面顯得擁擠,難怪客人不願意進來。
料子還算可以,緞面光澤細膩柔軟,綢料輕薄透氣,花紋湊合。秦蓁伸手摸去,上面的料子不錯,可越往下摸手感越是粗糙。從雙面綢緞到一面是綢緞一面是布料,到最底層竟然是普通百姓都不願買的粗布。秦蓁收回手,心中波濤翻湧,好一個偷龍轉鳳,賬本里的綢緞竟都成了粗布。
前幾日秋詩來時還是好好的,他們做戲都不願多做幾日,真是囂張至極!
“你買不買,不買別亂摸。上面可都是好緞子,摸壞了你賠不起!”招待的年紀女子喝道。
秦蓁收手賠笑,鎮定的走出鋪子,特意繞圈後回到西鳳樓。這回眼前的石鍋魚都不能壓抑著她的憤怒。“秋詩,果兒。我們回府,準備抓鬼。”說完丟下銀兩,徑直回了武國公府。
作者有話要說: 小甜餅送到~甜甜的初戀味道。
我們的蓁兒開始管鋪子啦,她會遇到什麼咧?
今天文中哼的歌謠其實是《花木蘭》裡面的唱段,其實還挺好聽的,大家可以聽一聽!
最後求收藏求收藏求留言。
☆、賬本
從料子和人員開支入手,加上又找來早些年的賬目檢視。果然貓膩不少,一來最近幾年一直以各種名頭增添人手。二來賬目上進的上等料子不減反增,對比往年賬目一查才知,材質、數目和進貨地址每一筆都如出一輒。
秦蓁合上賬目,氣的發抖。一筆進貨,變成好幾筆賬目。再以次充好,從中賺取差價。這樣賬目收支還能勉強平衡,可知有多少進了掌櫃的荷包!“秋詩,我記得你大哥在莊子上。可是?”
秋詩正在縫荷包,聽聞小姐問話連忙停下“是,大哥幫老太太打理京郊的莊子。小姐可有吩咐?”
“你且拜託你大哥幫忙打聽打聽,近幾年鋪子裡招的人可與掌櫃有關?”秦蓁吩咐道“馬掌櫃是家生子,你大哥查時注意不要走漏風聲。”
秋詩點點頭,咬下線頭,準備起身出門。“對了秋詩你繡荷包作何用?你每日晚上陪我一起熬夜看賬本,白天又繡荷包,也不怕眼睛熬壞去。”
“這荷包是給虎子的,就是我大哥家那個胖小子。”秦蓁若有所思,記憶裡確實有這麼個人“京郊有孩子出痘子,我怕虎子染上,想繡個荷包裝點草藥給他戴在身上。”
“有人出痘?可還嚴重?”“小姐放心,只是一兩個孩子得了。”秦蓁放下心來,起身從櫃子裡拿出些荷包放在秋詩手裡。
“這些是我以前繡來練手的,料子還不錯,你若不嫌棄我繡藝不精就拿去給虎子,就當我請他爹幫忙的謝禮。”秋詩趕忙收下,小姐的繡工只在自己之上,又是上等絲綢哪有嫌棄的道理。再三言謝後,秋詩拿著荷包去了大哥家。
*
陳明睿很鬱悶,他悄悄學了套拳法,手癢的很,想給秦蓁看看。但秦蓁最近神龍見首不見尾,好不容易遇見次也是抱著賬本,眼都沒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