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來了。
“報——我軍大捷!太守先於國內城下斬殺高麗國君伊夷模及大對盧婁衍以下五百餘眾,再率三百銳士潛入國內城王宮,擒殺高句麗新君拔奇以下諸酋。國內城破,高句麗降!”
這個驚人訊息,如同熱油澆水,一下在軍營炸開了鍋。
這就打完了?三千中軍還沒趕到,二千後軍還在崇山峻嶺裡打轉,僅一個八百騎的選鋒軍,就把事情幹完了?究竟是高句麗太弱,還是我遼東軍太強?
中軍許多胡騎是為了搶掠而來,沒成想戰爭那麼快就結束了,無不跌足——早知如此,為何當初不搶先應募選鋒軍,落得如今連湯都沒得喝。
邴原與國淵都是知史之人,大漢與高句麗百年來糾葛纏鬥,互相攻伐,俱載於史冊。其國雖小,卻是硬核桃,如今卻是一戰未接,數日而亡,更同日斬二君……只能說,是遼東軍,或者說,是馬悍這柄鐵錘太猛、太重了,一下收不住手,直接砸得粉碎。
“親率輕騎追殲頑敵,繼而以寡兵薄城,逼敵請降,最後更是親率三百勁卒潛入敵腹心之地,斬將殺君。”邴原搖搖頭,失笑道,“看來這位馬使君當真喜冒險,偏偏他所有冒險之舉,事後看來,都是非常必要而正確的……”
國淵也笑:“馬使君為當世猛將,知兵擅鬥,軍旅之事,遠非我等坐而論道者可及。如此看來,今後你我只可與之論策,不可論兵,否則便是自取其辱。”
邴原也暗捏一把冷汗,幸好當日馬悍走得快,若是慢上一會,被他們二人攔下,必憤然力諫,激怒之下,難免失口,預言其必敗。倘真如此,這臉可就啪啪腫了,他們二人必無顏留下,只有跟隨被救千餘漢民一道,灰溜溜返回玄菟一途了。
自此,邴原與國淵,再不敢在馬悍面前言兵事,只專注於本職,取得比歷史上更優異的成就。
七月底,三軍終於會合於國內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