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7部分

丫頭教成一個管事的,還總是掛念住別人的情意,這又為國公府操上心了。

紅花我沒有別的好說,只有一句話,紅花道:“我聽奶奶的,奶奶叫我往東,我絕不往西!”寶珠對她笑笑,睡正身子又悠悠道:“別以為我們在多管閒事,天底下對的事情,就是一時的錯了,也終歸要撥亂反正。這件事情我們不管,等到敗壞到不能管時,也還是糾錯。到那時候國公府全盤潰爛,反而更不好料理。就現在吧,正是時候。”

紅花鄭重地道:“是。”

房門讓推開,秋夜早涼,衛氏披著衣裳:“我說紅花,明兒不讓你陪奶奶睡,看你把奶奶勾的一會兒一會兒的說話,當我聽不見嗎?”

寶珠和紅花一起陪笑:“睡了睡了的。”她們爭著閉上眼,衛氏又嘟囔幾句回去。不管身邊奶奶有沒有睡著,紅花是對著月亮睡不著。

她心裡迴盪著寶珠剛才的話,紅花深深的佩服她。看奶奶多了不起,在家裡時能不聲不響的入老太太的法眼,都知道老太太那眼界可不低,不聲不響的為奶奶挑門好親事。又是國公又是殿下的沒有人不眼紅。

成親後,又遇到那麼樣一個好婆婆。不過好婆婆也得好媳婦配,換成是大姑奶奶嫁給小爺,好婆婆能受得了她嗎?

再不說奶奶為小爺肯到這內地人稱蠻夷人多的地方住,只看看奶奶不管到了哪裡,都要為自己規劃風生水起的,就可以讓人翹起兩個大拇指。

沒有每三個,大拇指一人只有倆。

紅花想奶奶有這樣的大志,我該做什麼呢?我紅花要幫著奶奶做她想做的事,奶奶要管國公府的姨娘,紅花決不後退。

月色悠悠中,寶珠和紅花進入夢鄉。

第二天起了個大早,寶珠去拜了公公,在他墳前把袁訓中舉,姑母很好,又有太子殿下和瑞慶小公主是父親你的侄子說了一遍。回來郡王府跟來的人就上前回話,請問寶珠返程的日子。寶珠按自己定的告訴她:“母親小爺這幾年在京裡,不能親自前來灑掃。我來這一回不容易,我住上七天十天的就走,為父親日日灑掃,盡一盡心意。”下人把寶珠一通奉承,誇她知書達理,不愧是京裡出來的,就把回程日子定在第十天。

…。

舅父是怎麼回事?袁訓眯了眯眼,目光投放在輔國公身上。

他們是在一個大帳篷裡,寬大的書案後坐著梁山王,這裡是梁山王的大帳。八家郡王七個國公都在這裡。

梁山王在做戰前的總動員,用直白的話來解釋,是戰前備糧草。這出糧草的,自然離不開七個國公。

全國十大重鎮,當初安放國公府,一是對他們的祖先開國有功給於獎賞。第二就是指望他們支應糧草。

京城也撥錢糧下來,但京裡來回道路遠,等物資銀子從京裡運來,先不說路上運費龐大運的艱難,就是這時間,一趟路下來要幾個月,誰家打仗還等你幾個月呢?

就地支應,本來就有。當然支了不還。

但每家國公給多少,卻有定例。

梁山王就滿面笑容才說完:“呵呵,我們還按定例走吧。”一句“定例”,讓成國公溫國公全都紅了眼。此時在軍中全是箭袖衣裳方便,稍加註意就能看到他們的拳頭緊緊攥著,有輕微的顫抖。

梁山王裝沒看到,他明知道別人肚子裡全在罵他,也還是笑容更打起來,和氣、親切的眼光在國公面上掃了一圈。

雖然他這眼光似乎在說,凡事好商量。可人人都知道,梁山王也不是好說話的。

成國公是憤而不能再沉默,他忿忿然:“回王爺,今年糧食欠收,夏天雨水大,冬天又幹旱,收沒收足,播種又沒完全出苗,這定例軍糧實在支應不起。”

幾家國公們黯然,他們都知道成國公說的是實話。不過他還沒有說完,有些內幕成國公不敢擺出來說。

梁山王好商量的眼光就收起來,改成詫異不理解:“哦?成國公的意思老夫我不能明白?”小王爺蕭觀想這有什麼不好明白的,查一查去年和今年的天氣不就知道。假如他說的是實話,那就從別人頭上要唄,從別人頭上要的還不足夠,那就等京裡發錢糧。但這等字,蕭觀也知道是件難事。

秋天水草肥美,馬兒正長膘體力足的時候,又正值收成季節,一般打仗都在這個時候。搶糧的,先就要來上好幾批。

蕭觀小王爺皺眉,如果父親就地收不上來錢糧,那等到別人搶糧,大家龜縮城中……。龜縮?蕭觀聽著真彆扭。

讓他赤膊迎面對刀子都行,就是讓他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