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以姑奶奶稱呼寶珠,像寶珠是她家的女兒。
又是寶珠,掌珠有點兒頭大。輕咬住唇,隨後勉強笑回:“依我看,還是往人去舅祖父家裡打聽,祖母陪著壽姐兒在宮裡,就有話出來,也是先往舅祖父家裡去不是?”
這種錯開主角問配角的事情,估計每個人一生中都幹過的。
實在牽強,牽強到掌珠自己都不能接受。
祖母雖是南安侯府的老姑奶奶,如今卻歸袁家養活,有話出來,也是先往袁家。掌珠又添上一句:“也就便兒的,問問舅祖父家裡去幾個人,如果伯母們全去,表嫂們也去,母親同去又有什麼?”
文章侯夫人樂了:“就是這樣說,宮裡地方那樣的大,帶上我並不多。”這當婆婆的也算好性子,不嫌媳婦帶她進宮面上無光。
話說她要不是好性子,而且對丈夫愚忠那種,也不能幾十年忍受二太太四太太的欺負,把管家權分出去。
文章侯,卻比妻子想得周全。略一沉吟,疑惑媳婦怎麼不直接問正主兒,難道和四姑奶奶寶珠不和?
掌珠卻又懊惱上來,躲躲藏藏的,並不是她的個性。大風起兮,才是掌珠。不乾脆的話,不要說公公疑心,就是掌珠自己也不能接受。
痛下決心似的,淡淡再道:“還有呢,再往寶珠那裡問問,想來寶珠如今樣樣好,壽姐兒在宮裡得寵,多帶上一個人進宮去見識,又有什麼?”
這話酸溜溜的,寶珠如今樣樣好,但文章侯疑心頓釋。同時怪自己不應該懷疑媳婦。媳婦管家嚴苛,但件件周到,當公婆的不是下人,只認為她嚴苛叫好。而且寶珠是主角兒,大頭兒全是放在後面說的,先說南安侯府,也是給家裡面子吧?
南安侯府也是文章侯府的親戚不是?
不像四姑奶奶,只是媳婦的親戚。
至於有幾句酸語,對文章侯這樣的人算什麼。文章侯聽到別人過得好,也會酸上一句:“以前沒看出來,居然有出息了?”這話只是嫉妒,並不會演變到恨上面去,口頭俚語般出來,耳邊過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