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本王也就不和諸位打燈謎了,今日本王親自掛帥,入緬捉拿新始小兒,可有人願意隨本王入緬,掙下這萬世不拔的功勞?”
其實準備入緬作戰的計劃早就制定出來了,士兵也已經排程完畢,許多將領也都接到了作戰任務,吳三桂此話一出,猶如排練好了一般,所有人都躬身打千,一齊唱喏:“願隨王爺出征,捉拿新始小賊。”
吳三桂點了點頭,站在銀階之上,俯撖著黑壓壓垂在腳下的頂戴花翎,心中生出一絲豪邁,憋屈了幾十年,今日總算有了伸展的機會,只要滅了新始小兒,平西王的權勢將超越一切滿清親王,掌握的軍權,也足以與滿清八旗媲美,天下之大,還有誰能困住自己?京城裡那個牙齒都掉光了的太皇太后?還是那個毛都沒長齊的黃口小皇帝?
“傳令,出征!”吳三桂大手一扯身上的蟒袍,一副銀光閃閃的鎧甲自蟒袍內露了出來。
第一第一百五十七章:戰端開啟
新始三年七月初四,吳三桂統兵八萬,於雲南昆明誓師,分三路入緬。
就在這個時候,雲南的北鎮撫司探子連夜放出警訊,由飛鴿將這個訊息傳往定北省。飛鴿傳書原本是錦衣衛極少使用的通訊方式,雖然速度夠快,卻並不穩定,而且容易暴露,實在是到了最緊急的關頭才會使用。
當李定國接到訊息之時,已是兩天之後的事,他展開一卷小紙筒,足足細看了半盞茶的功夫,這才將密報一拋,哈哈笑道:“吳逆此次要動真格的了,傳令眾將升帳議事。”
定北省既是從前的緬北,李定國世封定北省,是南明第一個掌握一省軍政大權的藩王,如今有了固定的封地和盈餘的糧餉,改名為定北的定北軍如今已有兩萬,其中還特意裝備了一千人的連發火銃營。
李定國穿戴整齊,換上蟒袍玉帶,一口利劍懸掛在腰間,踏入正堂。三通鼓畢,眾將早已等候多時,李定國不動聲色的座在上首,左右顧盼之下,輕聲道:“眾將都來齊了嗎?”
“回大帥,駐留的將軍全部到齊,聽候大帥將令。”側立的幕僚低聲回覆,在軍中,將士都以大帥稱呼李定國。
李定國頜首捋須,雄踞在案前如刀鋒一般的眸光一掃分列兩排的眾將,聲若洪鐘的道:“逆賊吳三桂已在昆明誓師,依本王的估計,大軍恐怕已過了思茅,不日便將進犯定北。”
眾將們原本還道李大帥是召集眾將申斥軍令,不曾想卻聽到了這個訊息,臉上都不由得躍躍欲試起來,這些人都曾隨李定國在四川打過清軍,在雲南與吳三桂交戰,在緬北打過遊擊的老將。如今有了根據地,糧餉充足。又徵募了不少精壯之士從軍,早已不是吳下阿蒙,摩拳擦掌的只等有朝一日能與吳三桂決一死戰。
李定國望著眾將散發出無窮戰意的眼眸,不由得欣慰的捋須一笑,道:“吳賊號稱精銳十萬,依本帥之見。此人不過所統者五、六萬人罷了,且以新兵居多。我軍人數雖不過兩萬,卻個個身負血海深仇。又佔了地主之利,後有皇上坐鎮海都隨時增援,若不能勝,當真是沒臉見人了。”
李定國話音剛落,眾將鬨然而笑,平日裡大帥難得幽默一把,雖然這個笑話有些冷,但見到大帥說到沒臉見人時已展開了笑容,誰還敢不賣大帥這個面子。
李定國的一席話雖是倨傲,卻將定北軍的優勢一一道了出來。其實他並非是個驕傲的人。但兩軍既將交兵,說這些話無非是鼓舞士氣而已。
李定國眉頭一沉。眾將立即感覺到了大帥地異樣紛紛止笑看著統帥。李定國道:“吳三桂用兵多年。堪稱一代名將。因此。吾等也不可輕敵。吳軍戰力莫測。亦不可小視。還是留到凱旋之日。削下吳賊三桂狗頭之時再笑不遲。”
將軍們心頭一振。紛紛肅容拱手道:“請大帥差遣。”
李定國已從案上地銀筒裡取出一支令箭。大喝道:“楊文法。”
“末將在。”一名將軍已站了出來。半跪著行軍禮道。
吳三桂地中軍共有六萬人。浩浩蕩蕩。連綿十里。所過雲南地郡縣都有官員帶著酒肉出城勞軍。但此次並不相同。吳軍並未任何停留。吳三桂喝令三軍日夜行軍。不斷地催促部下加快速度。原因無它。此次作戰。首先要解決地就是李定國地定北軍。緬北與海都相距千里。吳三桂估計海都地援軍沒有七八天是不能抵達地。等海都接到了自己進犯地訊息。再調兵北上救援地話。那麼至少也是十天地後地事。也就是說。留給吳軍地時間只有十五天左右。能否吞下李定國。就看這段時間了。一旦海都地援軍到達。敵軍合二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