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駿曬然失笑,這主事官倒是有些眼光,此人確實是個大才,三甲之列肯定是有的,不過高居榜首嘛,朱駿原本倒有這個想法,現在卻改變了主意,此人持才傲物,若是換在平常,朱駿可能還會繼續放任他做個小吏以消磨他的傲氣,可是如今內閣確實需要人才,此人能夠將大明律倒背如流,又能寫出士農工商平等的策論出來,躋身入閣參贊政務也可為楊嗣德找個好幫手,但朱駿卻還是要打壓打壓,任何人過於一帆風順,反而不是個好事,容易驕縱,因此,高居榜首是不可能的,給他個第三名吧。
朱駿打定了主意。將功考檔發回內侍手裡。讓他送回吏部去。這才怏怏地乘攆去冬暖閣午睡了。
翌日。晉升科考地三甲覲見聽宣。朱駿不愛熱鬧。只讓楊嗣德在旁作陪。第一名地叫劉養心。已是個老態龍鍾地老頭子了。第二名叫歐陽穆。亦是個半百之人。只是雙眸精光。倒顯得是個干將。第三名正是
了。正是中年。渾然一副桀驁之氣。臉上似乎還有不)7然他是開過放榜後地前二甲名單地。自以為自己地策論做地最好。其他二人地文章雖然花團錦簇。內容卻過於迂腐。雖有奇思妙想。還是缺少了國富論地基礎。因此覺得朝廷對他並不公正。
行過大禮之後。便有內侍過來宣旨。敕命他們為內閣參贊。協助大學士參贊軍政事宜。後面又是一大堆勉勵地話。聽得劉養心和歐陽穆二人血脈噴張。一下子年輕了十幾歲。朝為田舍郎。暮登。雖然他們之前並非是農人。是六部裡地官吏。可是一飛沖天。直接進入了帝國地中樞。只要乾地好。便可轉正為大學士。這句話實在沒有形容錯。
王承志也是一臉地激動。只不過比起劉養心和歐陽穆來卻淡了不少。
“臣等謝恩!”幾個人一齊拜倒叩頭。禮畢之後起身撣袍子。一臉地斯文。
“楊卿,這三人將來便是你的助手了,一些事都可以交由他們去做,讓他們多熟練熟練,今後就不必再委屈了自己。”朱駿笑呵呵的側過頭對案側的楊嗣德道。
楊嗣德捋著黑白摻雜的長鬚點頭,眼睛望著三人,也覺得很是滿意。
朱駿道:“內閣乃是朝廷中樞,所有政令都由內閣簽發,這參贊的品銜就暫定為七品,爾等三人定要努力辦差,協助大學士處理公務,明白了嗎?”
三人一起躬身,一起回臣等明白。朱駿最後將目光落在了王承志身上,問他:“王愛卿,你策論裡所言的國無士不立,無弄不穩,無工不強,無商不富,提倡四民平等,朕亦覺得神以為然,只是這平等之說實在過於虛妄,天下之大,哪有平等之事,若朕讓你主政,你當如何?”
王承志聽到皇上叫他,立時打起了精神,心裡滿腹的學識,正是等待這一天賣與帝王家的,於是連忙道:“天下不等是天下的事,萬民參差不齊,良莠不均,自然會有高下之別,朝廷所要做的,只需一視同仁便可,不必過分苛求平等。”
朱駿啞然一笑,不可置否的道:“朕聽說你一年調過三科兩部,愛卿不會做過一年的內閣參贊又掛冠而去吧?若是這樣,朕算是白白開舉科考,求賢納士了。”
朱駿這一句原本是玩笑話,王承志卻認真起來:“良禽擇佳木而棲良才擇賢主而事。陛下乃是賢主,還怕不能廣納賢才嗎?微臣先在工部,對錢糧督造之事已瞭若指掌,因此借調順天府去熟悉律法,這正是臣的求學之道,內閣乃是天下中樞,掌管六部九卿,所學者諸多,微臣愚鈍,只望以平身之壽能窺萬一也,皇上不必擔心。”
朱駿點了點頭,只覺得王承志這人每一次應對都十分得體,話語中也沒有那種傲氣,只是身上所散發出來的卻是那種桀驁,他原本是想教訓教訓他的,讓他收斂收斂,好好辦事,誰知幾句奏對讓他找不到任何理會,只能曬笑著作罷,對三人道:“就這樣吧,從明日開始,準時到內閣點卯辦差,不可貽誤。”
三人謝了恩,告辭出宮。冬暖閣裡只剩下了朱駿和楊嗣德,楊嗣德似乎看出了朱駿的心思:“皇上看中那王承志?”
朱駿點頭:“此人倒是個有才的,而且聰敏過人,若加以調教,早晚還是個左膀右臂,只可惜眉宇之間狂傲太重,顯得有些目中無人了。”
楊嗣德心領神會,拱手道:“他將來是內閣參贊,微臣暫署內閣事務,自會替皇上勸解一番,年輕人持才傲物總是難免的,就如周…楊嗣德原本想舉周慕白的例子,話說到一半,便不好再說了,省得落下一個腹誹的名頭。
“你說的是周慕白?”朱駿爽朗一笑,當年的周慕白豈不也是狂傲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