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道上書解決了唐朝為吃緊的錢糧問題,的確是當浮一大白,群臣端杯相陪。
“滅天竺的利弊,李昌國的上書中寫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你們可有異議?”李昌國大聲問詢。
上書中寫得非常明白,誰還能有意見?群臣狠狠搖頭。
“沒有就好。”李隆基站起身,雙手背在背後,沉吟著道:“王玄策當年能滅天竺而未滅,非為其他,而是因為天竺離大唐太遠了,若是滅了天竺,大唐卻不能得其疆域口眾,只能增強吐蕃和尼泊爾的國力,反倒是給大唐遺患。是以,王玄策放過了天竺。”
天竺與吐蕃和尼泊爾接壤,離唐朝很遠,若是王玄策滅了天竺,這些好處就歸了吐蕃和尼泊爾。尼泊爾還好點,畢竟太遠,不與唐朝接壤,對唐朝的威脅不算大。若是吐蕃得到這些地域和口眾,其實力就會急劇膨脹,對唐朝就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王玄策能滅天竺而不滅,放過天竺,實是深遠的考慮。
“如今嘛,吐蕃已滅,天竺一事也該了結了。”李隆基右手高高舉起,重重揮下,道:“滅天竺這事,朕準了。要哥舒翰在吐蕃局勢穩定之後,就出兵天竺。嗯,天竺太熱,沒有冬天,隨時可以出兵,就讓哥舒翰擇機出兵吧。留十萬大軍給哥舒翰,足夠了。”
這是給了哥舒翰相當大的選擇餘地,不限定時間,一切由哥舒翰說了算。
“至於李昌國,就讓他率軍撤退,到河湟之地休整,準備進軍西域。”李隆基眉頭一挑,如同出鞘的利劍,道:“在進軍西域之前,大唐要舉行一個盛大的慶典,慶賀平定吐蕃。要李昌國率領有功將士回長安,參與此慶典。”
說到此處,略一停頓,聲調轉高,道:“此次慶典,務必盛大而隆重!”
邏些,哥舒翰的帥帳。
哥舒翰、李昌國、郭儀、李白、李光弼、李晟,以及眾將聚在一起,正在商議出兵天竺一事,眾將心氣極高,大聲吆喝,出謀劃策。
“呵呵,終於要滅天竺了,滅了好。”
“天竺疆域廣,口眾多,很富饒,若是能打下來,對大唐有莫大的好處,千萬莫要錯過了機會,一定要滅了天竺。”
“王玄策當年沒有滅掉天竺,實是可惜,如今,我們的機會終於來了,一定要滅了。”
眾將聽說要出兵滅天竺,無不是大喜若狂,歡天喜地,叫著嚷著要出征天竺。
王玄策作為一介使者,不動用唐朝一兵一卒,差點滅了天竺一事,是何等的壯勇,是唐朝家喻戶曉的英雄故事,眾將誰個不知,哪個不曉?如今要出兵滅天竺了,誰能不歡喜?
“天竺的糖、香料、象牙,都是好東西,我們一定要多弄些。”
“天竺的糖可是個好東西呢,大唐每年要從天竺買很多,還是不夠用。這次,我們滅了天竺,不僅可以從天竺買糖,還可以把製糖的工匠抓到長安去,要他們教我們製糖,我們就有吃不完的糖了。”
在天竺所有特產中,為唐人念念不忘的還是糖。
糖在後世自然不算什麼,很普通,只要你喜歡,天天頓頓都可以吃上糖。但在唐朝,比起黃金還要貴。因為那時節,是製糖業剛剛起步之時,當天竺的製糖技術傳入中國後,唐人方知道甜味還可以透過糖來獲得,不再僅僅是靠蜂蜜。
然而,儘管唐太宗兩次派人去天竺學習製糖技術,卻因為甘蔗的種植還未在中國形成規模,無法大規模製糖,主要還是靠從天竺進口,這讓唐人不太可能得到大量的糖,要讓他們不懷念都不成。
聽著眾將的議論,李昌國微微一笑,調侃道:“天竺還有一個東西,很有特色,你們還沒有說呢。”
將來了興趣,忙問道:“監軍,是何物?”
不僅眾將興趣大增,就是哥舒翰、郭儀、李白、李光弼他們也是興趣不小。
“天竺的美人啊。”李昌國大聲道。
“天竺能出什麼美人。”眾將大失所望,狠狠搖頭。
“你們沒見識,不知道天竺美人的獨到之處。”李昌國掃視眾將,以調侃的口吻道:“天竺的美人不僅渾身上下珠光寶氣,還要穿鼻孔,在鼻上戴上金銀……”
“穿鼻孔,那不成了牛馬?”李晟狠狠搖頭,大是不屑。
“你沒雅骨,真煞風景。”李昌國直翻白眼,印度美女的打扮是一絕,在後世風靡全球,他竟然把美女和牛馬相提並論,這個李晟天生就是煞風景的料。
“呵呵。”眾將盯著李晟直偷笑。
“天竺的美人還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