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沒有一個來源的話,這讓朕揪心。李昌國的主意,不僅僅是推行郡縣,還有法弄到錢糧。”
“不可能!”群臣齊聲質疑。
“陛下,李昌國一定是謊言欺君。”楊國忠終於有機會攻擊李昌國了,哪會錯失這等良機,大聲攻訐道:“吐蕃之地很窮,窮得只剩犛牛糞了,他就是有通天的本領,也莫想弄到錢糧,他這是欺君,臣請治李昌國欺君之罪。”
“楊釗,休得胡言!”李昌國是陳玄禮的愛將,攻擊李昌國就是在剜他的心頭肉,勃然大怒,指著楊國忠吼道:“你又沒看到李昌國的奏章,你就敢妄言?陛下,臣請治楊釗妄言罪。凡事得弄明白了再說,你如此不明不白就胡亂指責人,有你這樣的大臣麼?陛下,得治楊釗的罪。”
李林甫當然不會錯失對付楊國忠的機會,附和道:“楊大人,不得不說,你真是妄言了。龍武大將軍所言極是,凡事得弄明白了再議不遲。你沒有看過李昌國的上奏,你就能斷定李昌國是不是在欺君?”
太李亨當然要幫李昌國了,道:“楊大人,朝野都說大唐之軍不能越過積石山,李昌國就做到了,你敢說這是欺君麼?凡事,得弄清楚,弄明白再說不遲。”
楊國忠著實太莽撞了,不少大臣附和。
“楊釗,你著實太莽撞了。”李隆基重重點頭,道:“如此莽撞不能不治罪,降一級吧。”
楊國忠那鬱悶勁頭沒法說了,平定吐蕃後,很多人升了官,他倒好,反而降級了,還沒處說理去。
“陳玄禮,你念給他們聽聽。”李隆基把奏章拋給陳玄禮。
這是莫大的榮耀,誰都知道,李隆基是在報答陳玄禮派出龍武軍出戰之情。
陳玄禮喜滋滋的接過,展開一瞧,大吃一驚,聲調尖細刺耳:“滅天竺?”
“滅天竺?”李林甫率先反應過來,大聲暢笑:“妙!妙!果然是妙計!”(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第十一章 尼泊爾歸降
原創第十一章尼泊爾歸降
“滅天竺!”一片尖叫聲響起,出自群臣之口,個個睜大眼睛,一臉的難以置信我要精彩開始
吐蕃很窮,窮得只剩犛牛糞了,要想在吐蕃推行郡縣制,難度不小。之所以難,就難在難以籌到錢糧,這讓李隆基還有群臣很是煩惱,無不是在想辦法解決此事。
哪裡想得到,李昌國竟然有辦法,還是一個非常高明的辦法,滅天竺就成。
這事還真是出乎群臣意料,仔細想想,的確是一個很好的法。
雖然群臣沒有去過天竺,對天竺卻很瞭解,這主要來自兩個人,一個是唐僧的遊記,另一個就是王玄策的講述。
唐僧西入天竺取經這事,吳承恩寫成了《西遊記》,膾炙人口,為後人傳頌。不過,唐人卻是依據他的《大唐西域記》瞭解天竺,在書中,唐僧把在天竺的見聞詳盡的展現在唐人面前,是唐人瞭解天竺的主要書籍,唐朝大臣幾乎人人都讀過。
王玄策是有名的使者,對天竺很瞭解,差點滅了天竺。他的講述同樣是唐朝瞭解天竺重要來源。
有此兩人,要唐人對天竺不瞭解都難。
他們知道天竺很富饒,人口眾多,疆域遼闊,卻又四分五裂,並沒有統一,其實力有限,若唐朝要滅天竺的話,難度不大。
滅了天竺,不僅解決了吐蕃所需的錢糧問題。還會有很多節餘,也就是說,唐朝又有一個重要的賦稅來源,唐朝的財政收入又會大幅增加。
有了錢糧,唐朝就可以維持多的軍隊。可以大舉開疆拓土,與大食一戰的勝算就高。
“妙計!真的是妙計!”群臣齊聲讚揚。聲震殿頂。
陳玄禮是眉頭一挑,很是得意的問道:“楊釗,你說李昌國沒辦法。是欺君。這滅天竺一策如何?是不是欺君?”
楊國忠中傷李昌國就是在剜陳玄禮的心頭肉,要他不記恨都不成。
“……”楊國忠惱怒,卻是無言以答,只能脖一扭,當作沒聽見處理。
“呵呵。”陳玄禮笑得特別歡暢,趁勝追擊,道:“楊釗,你無話可說了吧?”
群臣竊笑,楊國忠仗勢欺人。就從來沒有象眼前這般吃虧的,偏偏對付他的是陳玄禮,他惹不起的人物。
“好了。”李隆基揮揮手,阻止陳玄禮,衝群臣笑道:“你們眼下當知,朕為何如此歡喜了吧?李昌國這道上書,就是美的佳餚,正好下酒。來,幹!”端起酒杯,連幹三杯。這滿足的放下酒杯。
李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