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4部分

理。那隻會讓人覺得你們輕浮和不可靠。”

“歷史上有多少次的好心辦壞事的例子。你們不是不清楚。站在歷史的肩膀上,你們可以對前人的所作所為進行評論,甚至鄙視那些貌似愚蠢的傢伙。可是,真正在歷史上留下姓名的人,又有幾個是真正的蠢材?你們真就比他們聰明嗎?你們真就比他們會做事嗎?”

“這一次要求你們‘觀政’,不是讓你們指手劃腳。”

“管住自己的嘴巴,管住自己的手腳。”

“管不住自己的,你們的提議政府不會理會。因為你連自己都管不住,我們會很懷疑你的能力和你所看到的到底是否是有心人故意讓你們看到的,你們是不是被人給騙了……我不是瞧不起小孩子。但我相信這個世界上的任何一個政府都不會跟‘兒童’討論政府事務。”

“你們的任務就只是看!看到什麼,想反映什麼,回到學校裡來,自己討論、研究之後再以學校或者學生會的名義上報!不許有遊行!不許有示威!更不許鬧事!”

“因為你們這是觀政,同時也是參政!”

“政治是什麼?”

“政治是一門妥協的藝術!”

“羅馬不是一天就建成的。如果你們妄想。請聽清楚,是‘妄想’!妄想把所有的事情一步到位。並且不願意給政府時間或者機會。那麼,請聽我說兩個字:滾蛋!”

“因為我們這一次的計劃不需要衝動的蠢貨!”

“一個都不需要!”

……

秦衛想要學生“觀政”,這是他行政改革規劃裡非常重要的一條。為什麼?大多數學生都很年輕,充滿了正義感和向前的衝勁兒。而政府部門呢?無論是前世今生,在許多時候都是以拖沓聞名,其中的潛規則和暗箱操作更是不勝列舉。確切地說。中國社會中的不良風氣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緣於政府部門的這些“不正常”。本來,想要解決這種問題,在中國恐怕就要施展高壓技術,也就是從上到下的使用“嚴刑酷法”。以嚴苛的規定和懲罰制度,以及強大而堅決的執行力來打擊這種風氣。可秦衛認為這並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任何事情都會有**和低谷,在中國這樣一個講究人情往來的社會,想要完全地杜絕那些讓人看不慣的行為幾乎就是不可能,而只要來自上面的壓力稍減,這種風氣恐怕立時就會再次上揚……而政府部門手握大權,自然會成為這種風氣的集中地。而風氣一旦再次開啟,各種汙七八糟的東西就又會接連出現。

秦衛對此也沒有什麼辦法。他又不是神仙,況且就是神仙又如何?能改變得了中國人禮尚往來的好習慣嗎?可他沒辦法並不代表別人沒有辦法。顧長鈞以前看過一則新聞,在義大利還是美國,亦或是英國來著,居然有十三四歲的初中生市長!這可是好現象。孩子嘛,哪懂得那些官場、生意場上人情往來的道道?而且他們的人生觀跟大人也不一樣,別人就是想賄賂都不好找門路。而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小孩子在許多時候都是做事認真的典型,雖然他們可能好玩兒,可認真起來絕對比大人還要認真的多。

顧長鈞也不知道那個“小”市長最後怎麼樣了,有沒有把自己的地盤兒管好,可他認為,民國時期的大學生如果真的那麼有激情,那麼充滿正義感,為什麼不讓他們在那黑暗的官場上也摻合一腳?不管怎麼說,也算是在民國那滿是汙濁的官場上摻進了一股清流嘛。

秦衛對此深以為然。

學生做別的可能不行,可如果僅僅只是監視和督促的話,絕對比政府部門自身要強的多。或許在調查黑幕等方面還火候不足,可對促進政府行政效率肯定會有奇效。

所以他就來到了西南聯大,先找了熟悉的潘光旦,而潘光旦在聽說了他的建議之後,猶豫良久,把他“舉薦”給了梅貽琦。他明白這其中的意思,潘光旦其實是支援他的……而梅貽琦也一直都有這方面的顧慮:這時候的學生實在是太脫離社會,又同時太過關心時事了,偏偏又一個個性子急,火氣十足。秦衛的這個提議讓他很是心動,但又非常擔心惹出事兒來。可最後秦衛還是把他說服了,而且就只用了一句話:這一次的所謂“觀政”,其實就是在考驗這些學生的道德和智力水平,兩項有一項不合格,都會壞事兒,你們對自己的學生沒有信心?

梅貽琦很有信心,而且也不能沒信心。他要是拒絕了,這話傳進學校裡面,會引起學生們的公憤的……誰會承認自己在這兩方面不及格?就連汪精衛那種大漢奸也不敢。

不過梅貽琦還是要求秦衛必須給學生們弄個框,免得到時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