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8部分

苦一年,種植糧食不若蠶絲價高。

是以這些農夫們也是蠢蠢欲動,準備冬栽,春栽兩季,多種桑樹,好用來養蠶。

別人聽了倒也沒有什麼,不過是農夫們想要養蠶賣些大價而已。

可是姜秀潤聽了卻是心裡一驚,因為同樣情形,她在前世裡是經歷過的。

只是並不是現在,而是往後推延了數年。

梁國因為興修水渠,糧食年年豐收,最後便賤價傾銷大齊,同時高價收購蠶絲。

初時還好,可是到了後來,大片的良田開始荒蕪,稻田無人看管,鄉邑間的男女老,都出去採桑養蠶去了。

以至於最後,梁國翻臉不再收購蠶絲,卻也不再賤賣糧食。大齊民間頓顯饑荒,畢竟那蠶絲再是精美也不頂糧食。

在梁國吞併燕國時,大齊因為糧草供應不力,無力保護盟國,落得大敗的下場。昔日的帝國呈現日落西山的頹態。而梁國則勢如破竹,猶如驟然長成的猛獸,開始肆意吞併諸國。

而大齊也再無法號令梁國,就算波國身為大齊的庇佑之國,也是求助無門,落得被吞併的下場。

所以聽聞了里長的話後,姜秀潤幾乎可以肯定,梁國又開始故伎重施,準備無聲無息地損耗大齊的國力。

至於為何提前,也好理解。

前世裡鳳離梧失勢得早,大齊和梁國此時也並未翻臉,更無修建運河的事情。

雖然有那貪財的韓國短視,沒有察覺到大齊國儲的心思。可是她那梁國的幹爺爺劉佩卻不是吃素的,怎麼能沒有體察到這運河暗藏的殺機?

如果他猜測到鳳離梧有應兵之心,那麼劉佩定然是要早早施展這釜底抽薪之計,暗中削弱了大齊的國力,以防大齊對梁用兵。

姜秀潤想透了這一點,咬了咬嘴唇,突然想到若是大齊國力鼎盛,那梁國還會如前世一般早早吞併了波國嗎?

就在她出神之際,抬頭望向鳳離梧,他也正皺著眉頭望著遠處山坡上的一個個樹坑皺眉——那山坡上原是有一片梯田,如今收割完畢,卻是要改成桑林的樣子。

姜秀潤知道,她既然已經提醒了鳳離梧注意了此點,就不必再開口多言了。

其實前世裡,當梁國興此懷柔之策時,太子也曾極力進言,不可圖小利而荒廢大片的良田。

奈何前世時,端慶帝斥他保守,不思振興國力,並沒採信,以至後來大齊吃下暗虧。

不過鳳離梧倒是在一陣深思後問她:“如果農夫也如商者逐利,該是怎樣?”

姜秀潤低低道:“便荒野無糧,一遭蠶絲價格回落,餓殍遍野。”

他倆的一番話,自是被跟隨在太子其後的官吏們聽到了。

說實在的,他們初時並沒有想到這一層,可是聽到太子與姜少傅的對話後,表情立刻凝重嚴肅了起來,竟然是越想越後怕,只覺得梁國竟然包藏這等子禍心,當真是防不勝防。

尤其是季秉林,看向姜少傅時更是增添敬佩。

他一向敬重這少年是自己的伯樂,現在看來少傅大人的高瞻遠矚,實在是遠遠地勝過了他。

以後若是得了空子,還要與少傅大人把酒言歡,暢談治國之良方,多多親近才好。

而太子也是遠思而胸懷韜略的國君,能輔佐這樣的國儲,他之幸焉!

第107章 第 107 章

這一場秋狩; 半隻兔子都沒有打到,可是卻讓人覺得收穫頗豐。

回程之時; 路經成縣,太子去巡視當地新建的溝渠,據說修建這溝渠之人; 懷有大才; 當初梁國水渠的雛形就是他繪製的,可惜受了師弟的排擠,早早離了梁國。

就在太子召見能人鄭工時; 季秉林終於得空子與他的伯樂姜秀潤搭言。

也許是秋天卸了夏日煩悶的緣故,季主司臉上的痘印下去了不少; 清俊的青年面目漸露,輕輕一笑; 還微微帶著酒窩; 難怪日後會成為洛安城裡貴女們恨嫁郎君之一。

“姜少傅,聽說書院中很多的學子已經上仕,您這般才學; 本就是佼佼者,為何不向太子求職?這幕僚雖好……可自古多是雞鳴狗盜; 小伎倆之輩; 您是有大才之人,長此以往豈不埋沒可惜?”

姜秀潤正坐在鄉間院落的瓜藤架下吃著侍衛在路旁摘來的野漿果; 聽了季大人的話; 覺著聽得甚是順耳; 雖然前世裡有無數人誇讚她傾城之容,閉月之貌。

但兩世加起來,誰都沒有季秉林嘴兒甜,誇到了姜秀潤的心坎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