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崔氏吃了半盞。
崔氏用過藥,嘴裡泛著苦味,嘆道:“昨兒瑾辰沒回府?”
“母親,舅舅說是要帶瑾辰拜見一位同門。今兒應該回府。”
崔氏用過藥,嘴裡泛著苦味,嘆道:“聽說這兩日江楓院書房裡的燈,總要亮到四更天?”
高子瞻一驚,心道母親雖然病重,只這高府上上下下哪一件事情,都瞞不過她。(未完待續)R655
第七十五回 學以致用
高子瞻暗下斟酌了語氣,道:“舅舅對他校考得極嚴,故表弟讀書極為用功,亮到四更,不足為奇。”
崔氏淡淡道:“這門親事,是你妹子自個看中的,依我的心思,你二舅舅家的老二更合適些。”
婚姻大事,雖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卻捨不得唯一的女兒受委屈。故崔氏前腳把侄兒接進府之時,後腳就把女兒叫到身邊商議。
女兒羞羞答答半天,才從嘴裡蚊子叫似地吐出了幾個字。崔氏一邊感嘆女大不中留,一邊又為女兒的眼光感到欣慰。
崔氏尚在閨中時,便與長兄長嫂相處甚好。瑾辰這個孩子,模樣長相且不說,能被長兄親自帶到京城的,必然是極得兄嫂喜歡的。女兒嫁過去,就是看在她的份上,兄嫂也不會虧待了這個兒媳。
所以儘管崔氏中意另一房侄兒,念著是女兒喜歡,倒也沒有為難,痛快地應下來。
高子瞻笑道:“母親放寬心,兒子覺著表弟他並非不願意娶,只是覺著年紀尚小,便早早地把親事定下了,心裡有些彆扭罷了。”
“你舅舅這話倒也不假,滿打滿算,這孩子也只將將十六,若不是我……”
“母親,兒子看錶弟此人,行事做派倒也方正,不像是沒有擔當的人。日後必會對妹妹好的。母親大可放心。”高子瞻截了話頭,柔聲道。
崔氏聽兒子如此說話。喜道:“我兒所言甚是!是母親多慮了。母親活到這個份上,唯一放不下的,就是你和你妹妹。只要你們倆個好。母親也就安心了!”
“母親,兒子有事想與母親說!”高子瞻怕惹母親傷心,忙用話岔開了。
崔氏心裡明白,卻不點破,笑著點點頭。
高子瞻伸手,抓住了崔氏骨瘦如柴且冰涼的手,正色道:“母親。今日三弟來找過我!”
崔氏微微咳嗽兩聲,嘆息道:“這孩子從小就跟你親。能求到你跟前,說明他心裡有你。只是這事,便是你親自去求你父親,也是無濟於事的。只有等過些時日。你父親氣消了,還可求上一求。”
高子瞻點頭道:“兒子也是這樣跟三弟說的。只是三弟說父親向來敬重母親,母親的話,父親多少會聽些。”
敬重?
崔氏胸口一悶,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你可知何姨娘暗底下的心思?”
“知曉!”高子瞻如實道。
“我且問你,倘若我死後,你父親把何姨娘扶正,你當如何?”
高子瞻臉上浮現一抹痛色。
崔氏冷笑道:“你只要記著。你是高府唯一嫡出的大少爺,高家唯一掌家人,將來高家產業。興盛都維繫在你身上。嫡,庶二字,一字之差,差之千里,亂不得,也不能亂。”
高子瞻看著母親臉上少有的厲色。深深把頭低垂了下去。半晌,才抬起頭道:“母親。我明白了!”
“去跟你三弟說,若有機會,我會在老爺跟前替何姨娘求情。讓他安心讀書。”
高子瞻未料到母親那一番言語之後,仍是應下了他的要求,大感意外之餘,不由正色道:“多謝母親,母親放心,兒子必不會讓母親失望。”
……
崔氏一陣猛咳,軟軟地倚在錦墊上,無力地閉上了眼睛。
“我這兩天總感到疲累得很。”
劉媽媽撥了撥火盆子,輕輕道:“夫人這些日子太勞神了,傷了元氣。如今大小姐的事情已經定下,夫人也該靜養才是。”
崔氏青筋微微一跳,半天沒有作聲。
劉媽媽打量夫人臉色,猶豫片刻方道:“夫人果真要給何姨娘在老爺跟前求情?”
崔氏冷笑道:“她已然是個已廢了的,求不求,又有什麼區別?隨口的幾句話,若能換得三少爺對子瞻的死心踏地,又有何不可?”
劉媽媽恍然大悟,陪笑道:“夫人英明。只是奴婢聽說三少爺前兩日去了一趟何家?”
“何家?”
崔氏眼睛微微睜開,淡淡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