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降將猝然聽說劉謙還有這等本事,心中更加對劉謙佩服不已。
望著一群對他讚美不已的手下,劉謙心中稍稍有一點愧疚,暗歎道:“對不起諸葛亮同志,我雖然竊取了你征伐孟獲時研製出來的《武侯行軍散》,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至少透過《武侯行軍散》的提前面世,成功的挽救了大漢軍人的性命,看在這一點上,你就原諒我這一次吧”
這廝剛剛對著諸葛亮感嘆完畢,忽然又想到諸葛亮現在還是一個小屁孩,心中的一點點愧疚立刻消失了,反而開始盤算著如何將諸葛亮抓到手裡,培養一番後,為大漢的持續發展而服務。
陸軍方面,預備役軍隊問題決定下之後,就算安排妥當,下一步開始安排水軍問題。
甘寧被劉謙委任為南部水軍都督,他將會以江州為中心,大力發展益州水師,務必保證三年之後訓練出來一支三萬人的精銳水師。這樣,綜合起劉謙的另外兩支水軍,總兵力接近九萬,足夠劉謙向南方用兵了。
至於軍師人選,劉謙並沒有從中原調遣,而是提拔了降將張松黃權等人,並選拔了王甫等一批益州本地才俊。
對於張松黃權這個兩個後世有名的投降派,劉謙透過一番瞭解之後,大膽的使用了他們。
張松其貌不揚,可是很聰明,劉謙認為張松基本上和當時計程車人沒有什麼區別,心中有很濃的封侯拜相興趣。這種很有本事的人,由於在劉璋這裡看不到擴張升遷的希望,這才會因為向上爬的野心出賣劉璋。
劉謙絕對不是劉璋,劉謙的勢力一直呈上升趨勢,給予了張松向上升的希望。為了安張松的心,劉謙很真誠的將他的大略方陣告訴了張松,更讓張松感到了統一天下之路很近很近。
對於黃權,劉謙很是瞭解黃權當初不得已投降曹魏的無奈。歷史沒有如果,如果劉備當年伐吳時能聽取黃權的建議,劉備最後也不會取得慘敗的下場。
黃權的能力很出眾,不管是在劉備那裡還是在曹魏那邊,一直都很受重用,從此就足以看出黃權是個了不得的人才。
既然是人才,劉謙就要不拘一格的使用,何況劉謙還知道黃權投降魏國之後,還是很敬重當年器重過他的劉備,在曹魏眾臣聽到劉備死後無不歡喜的時候,黃權卻顯露的很悲傷。此後,每當有人在黃權面前談到諸葛亮,黃權也表現的很尊重。
金無赤金,人無完人。
以劉謙的眼光看,一個投降之人,不改初衷的自始至終表現的前後如一,而且投降後在曹魏那裡表現的兢兢業業,這就足夠了。
除此張松和黃權等人的能力之外,劉謙敢於使用他們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這些人本身沒有多少家產。
不管是張任嚴顏還是黃權王甫,除了一個張松,他們本身都不屬於世家豪強的範疇,有些即使是也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時下最多隻是一些比較富有的庶族階級,手下的土地屬於劉謙允許保留的政策之中。
這樣,在不久後劉謙推行的一條鞭法和政府強制購買違制土地中,他們的阻力就會很小,比較適合開展下去。另外,劉謙為了吸引益州人才來投,又推行了一個做官適當減免賦稅徭役的政策,更能保證這些人對新政策的擁護程度。
至於張松,雖然出身於成都附近的大地主家庭,不過張松因為持才傲物,一直和大哥家主張肅不和。加上張松不是長子,早早就分家另過,手中的土地也不是很多,故而對新政策的排斥也不是很大。
在劉謙找到張松一番促膝談心,真誠的拿出自身拿出土地安撫百姓的事例,來闡述必須打破土地兼併的壟斷之後,張松也被劉謙的大魄力感染,表示為了大漢長治久安,他願意效仿劉謙將土地分給沒有地的百姓。
見張松如此配合,劉謙一口拒絕了張松的提議,想讓政府出錢購買張鬆手中超過規定的土地,可是情緒被劉謙點燃的張松決不讓步,一定堅持無償向百姓分發土地的意見。
劉謙見拗不過張松,遂不再提這個事情,只是許給了張松一個參與西域貿易的名額,最後兩人皆大歡喜。
六百一十章 五年後
六百一十章五年後
五年後的光熹六年春節,雒陽,鎮北王府。
鎮北王府,又名太尉府,時下已經成為了大漢新的權力中心。
劉謙自從在光熹元年益州攻略結束回京後,就被天子加官進爵,授予太尉官銜和鎮北王的爵位。
當時,很多朝廷大臣見到天子如此厚待劉謙,都覺得天子的賞賜有些過分,而一些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