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才覺得鄭必昌說的雖然有道理,但是似乎太難找到這樣的機會。
“誰跟你說過要等他回京,你看那蕭墨軒眼下有要回京的意思嗎?要是等他回了京,怕是我們就等著檻送京師了,還想那些做甚。”鄭必昌嘴裡這麼說著,臉上卻是一副輕鬆的模樣,“也是那蕭墨軒合該有事啊,我正想著如何去調開他,他卻自己送上門來了。”
“哦?”何茂才有些不解的看了鄭必昌一眼。
“適才他差人來和我說,要去富陽縣檢視下賑災的實情。”鄭必昌洋洋得意的說道,一邊又提起紫砂茶壺,幫何茂才把面前的杯子斟滿。
“富陽縣?”何茂才聞言卻是大驚失色,“他去富陽縣要做什麼?難道是要對官倉實查?”
“你管他要去做什麼,只要他肯離開杭州。”鄭必昌自然知道何茂才是富陽縣人,不過他倒覺得這樣更好,“官倉裡的事兒也容易,你那幾個在家的兄弟歷來享了你我不少好處,叫他們從家裡調些糧食先存到官倉裡去,回頭等那蕭墨軒離開再取回去便是。”
“那……那便這樣是了。”何茂才雖然有些不樂意,但是卻還掂量的清孰重孰輕。
第二十二章 真假倭寇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一川如畫的富春江現在就橫貫在蕭墨軒的面前,江水清澈碧綠,江面漁帆點點。鬱鬱蔥蔥的龍門山,籠著一層朦朧的霧色,把古鎮擁在懷裡。
“大人,這裡離富陽縣城還有三十里地,須得在天黑前趕到才是,等入了夜,若是在路上遇見倭寇可是大大的不妙。”臬司衙門派來護送蕭墨軒的孫千戶,看了看日頭,估摸著已經是未時末了,開口對蕭墨軒說道。
“蘇兒,走吧。”蕭墨軒對站在身邊的寧蘇兒輕聲喚道。由於不放心這個調皮的遠房表妹,所以蕭墨軒並沒有把她留在杭州,而是帶在了身邊。
“這裡好美。”寧蘇兒深吸一口氣才轉過身來看著蕭墨軒,一雙眼睛閃爍著,彷彿會說話一般,“我們便在這裡的鎮上過夜可好?”
“這……”蕭墨軒略遲疑了下,卻又點了點頭。看天色,即使趕到富陽縣城,天也已經黑了,仍是啥也做不成,和明天上午趕過去並無多大區別。
“孫千戶,今個晚上我們且就在這鎮上找個地方盤恆吧。”蕭墨軒向孫千戶徵詢意見。
“咳,那小的幫大人安排去。”孫千戶心裡一陣竊喜,轉身就跨上了馬,又對旁邊計程車兵喝道:“保護好蕭大人,我且去鎮上安排住宿的事情。”
得,怎生如此積極。蕭墨軒也被孫千戶迅捷的動作所折服,略感慨了一下。其實他卻不知道,這孫千戶便是這鎮上的人,這鎮子因為在龍門山的山腳下,所以喚做龍門鎮,住民大半便是姓孫,據說是東吳大帝孫權的家族後人。
聽說是賑災的欽差老爺要在這裡過夜,龍門孫家頓感與有榮焉,很快便騰出了一間小院和一間大雜院,分別讓蕭墨軒和隨從入住。
天色慢慢的黑了下來,龍門山附近的山道邊忽得探出了幾十個人影,都穿著倭寇打扮的盔甲。望了望山下依舊是***通明的龍門鎮,低下頭來嘀咕了幾句,又一起轉身向著南面奔去。
與此同時,一位身著三品鎧甲的將軍,騎在馬上,馬背後跟著五百名分別手執狼筅,長矛,短刀和鳥銃計程車兵。從杭州前衛出發,也向著富陽縣的方向疾馳而去。
京師,裕王府。
“犬子懦弱,難成大事。”蕭天馭從幾張信紙上緩緩抬起眼來,微嘆一口氣,“這麼大個事兒,也不來封信和王爺以及諸位大人商量一下。看這譚子理信中的話,倒還似幫著他。”
“子謙沒有錯。”跳躍的燭光下,裕王頭頂上的團龍金冠閃著耀眼的光芒,“譚綸和胡宗憲也都沒有錯。”
“王爺說的對,子謙他沒有錯。”張居正也抬起頭來,環顧眾人一週後,開口說道:“兩京一十三省,一個省地震,一個省大旱,兩個省水災。北邊蒙古俺答部連年進犯,東南倭寇賊勢不絕,樣樣都要人要錢要糧。胡宗憲雖然是嚴嵩的人,可眼下東南的局勢全靠他領著一幫人在撐著,一時還動不得。以糧抵稅,雖說是犯了禁忌,卻也不失為權衡之計。”
蕭天馭原本也沒覺得兒子有錯,只是擔心裕王等人對兒子心生不滿才故意埋怨,眼下見裕王和張居正也都贊同,才放下心來。於是整一下下襟,又開口說道:
“在下只是覺得,失了這麼個打擊嚴黨的機會,確實可惜。”
“嚴黨倒臺也只是遲早的事兒。”裕王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