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8部分

是鴻臚寺的特意安排,還是隨著禮該如此,蕭墨軒並沒有分到了外官一列,而是直接編入了戶部這邊。戶部侍郎由徐階兼著,徐閣老早就興高采烈的站到了前頭,跟在了新皇帝的後面。而現任的戶部侍郎葛守禮,也非常識趣的向後移了一步,比蕭墨軒落了一個身段,戶部這邊,倒隱隱是以蕭墨軒為首了。

長長的人隊,隨在新皇身後,穿過金水橋和五彩大琉璃門,直至享殿前。除了間隙響起的神官和新皇的禱告聲,也絲毫沒有想象中的喧噪,顯得十分的安靜。

直到隊伍前頭響起一聲“恭送儲君回宮”,整個人群才立刻疾動起來,一個個也不敢奔跑,只是邁著細碎的步子,朝著紫禁城裡奔了過去。真正的大戲,即將上演。列中的百官,十有八九都沒有見過皇帝登基的場面,說不好奇,那也不可能的。

蕭墨軒也臉上漲得通紅,跟著人群一陣疾走。新皇帝可是坐著馬車走的,雖說還要回乾清宮換裝,可趕在新皇帝出場前,所有的人都得在皇極殿前排好位。

有幾個上了年紀的大人,喘著粗氣,由身邊的同僚們扶著,腳下也不敢停下來。

一眼望不到盡頭的長安街上,上萬名軍士接踵而立。上千匹戰馬,咆著蹄子,鼻子裡撥出的熱氣連成了一片白霧。

“咔……咔……咔。”當隆慶帝的車駕出現在長安街前的時候,一支支齊聲長矛頓在地上,發出有節奏的響聲。

原來皇帝登基是這個模樣,蕭墨軒好奇而又貪婪的看著眼前的一切,有些興奮。

等穿過了承天門,進到皇極殿前,只見原來空蕩蕩的廣場上,也已是佈滿了士兵和內侍。六頭大象身披錦帛,靜靜的站在玉階下。

御道左右,也各有一支馬隊分立兩旁,馬上的騎士身被金甲,挎刀而立。

只是與長安街邊上的馬隊有些不同,御道兩旁的馬隊不但馬上的騎士紋絲不動,就連騎士跨下的戰馬,竟也像是一尊雕塑一般。

“這些戰馬倒像是費了些工夫。”蕭墨軒小聲的嘀咕了一聲。

“這便是規矩。”走在蕭墨軒身邊的葛守禮立刻聽在了耳裡。自從海瑞一事之後,不知怎的,葛守禮看蕭墨軒的時候倒像是換了一種眼神,和氣了許多,“蕭大人豈不聞,這些儀馬平日裡訓教的時候,只要亂嘶一聲便要被減去半日的草料,更要受皮鞭之懲。若是兩次亂移了步,便要當面斬殺。訓馬如此,其實訓人更是如此。”

第三十四章 初政

東,鎮夷堡。

鎮夷堡本是遼東軍旅駐紮之地,向來較少有商人往來。遠遠望著一行商隊從西北方向走來,附近各哨衛計程車兵立刻全把目光投了過來。

“有緊急軍情呈報。”商隊並沒有直接進堡,而是走到了第一個哨位邊就停了下來。領頭的大商小心的把手探到懷裡,摸出一面小巧的腰牌來,朝著迎面走來的百戶長遞了過去。

“哦,請駐下馬隊隨我前來。”百戶長一眼就認出了來人手裡所執的腰牌,對著身邊計程車兵吩咐了幾句,又牽出兩匹馬,與來人各騎一匹,朝著堡中疾馳而去。

“圖門部大舉集結,意圖何為?”遼東總兵楊照剛及聽完探子的密報便是不禁倒吸一口冷氣。

“將軍,眼下正是冬寒之際,圖門部缺衣少食,定是有所圖謀。”遊擊將軍郎得功朗聲回道。

“那他且是圖的哪裡?”楊照眉頭微皺,一個箭步走到牆邊,掀開地圖上的幕布。

“眼下圖門部究竟在何處集結?”楊照轉過身來,對著探子問道。

“便是在巴林部以東南。”探子走到楊照身邊,指著地圖上回道,“阿嚕科爾沁與翁牛特交界所在,往南便是北平行都大寧。”

“嘶……唔……”楊照把把左手放在下巴下,沉思片刻,不禁又是倒吸一口冷氣。

“圖門在此處聚集,若是往西南,可從獨石口入宣府,大同;向東南,可叩永平、薊州;往東又可犯我遼東廣寧、義州。若是直往南……”楊照的眉頭鎖得更緊。“算起來,這幾日便正是新皇登基大典的時候,若是圖門經喜峰口叩居庸關,京師危矣。若是再來一個‘庚戍之變’,豈不令新皇顏面盡失,我軍部又有何顏面對天下。”

“將軍,依末將之見,當是立刻派飛騎飛報薊州與宣大,再遣軍使往京師急報。”另一名遊擊將軍線補袞抱拳回道。

“不。”楊照回身大手一揚,止住了線補袞的話。

“眼下正值新皇大典。這些韃靼往來迅速,並不知道所圖何為,貿然備戰,反倒是擾得朝野不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