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裡突然有種不好的預感,臉色白了白,卻仍是沉默著,等著下文。
“想為她的長孫,就是救了你二哥的周家大爺求娶於你,你大伯父不曾表明態度,我只想問問你是怎麼打算的?”
果然,楚晴下意識地咬緊了下唇。
這個時候來提親,而且從大長公主嘴裡親口說出來,要拒絕是很難的事情。
楚晴眼裡流露出掙扎。
明氏看著她,默默嘆了口氣,溫聲道,“你別顧及太多,咱們國公府沒有必要懼怕什麼,而且男女姻緣講究得就是你情我願,強扭的瓜不甜。別人我不管,可你的親事,我定是要管到底的。”
楚晴眸中漾出幾分水意,低了頭輕聲道:“周家大爺這人……太輕浮,我覺得靠不住,而且,上次在馬球場,周琳說銀平公主有意於他。”
別說她對周成瑾並無好感,即便有好感,公主看中的人,她也犯不上碰著硬茬子,沒得給自己找沒臉。
明氏鬆口氣,問道:“你對親事,到底是怎麼想的?”
楚晴思量片刻,強忍著羞澀道:“要是真依著我的心意,我願意許個斯文點的讀書人,可以跟父親說上話,家世無關緊要,人老實本分就行。不過,父親倒是希望能嫁個門當戶對的。”
明氏點點頭,“我明白,等會就跟你父親講,總歸不會讓你所嫁非人。”
沒過幾日,和靜大長公主果然託了人來提親,媒人不是別人,是忠勇侯夫人,也就是周家宗族的族長夫人。
沐恩伯府與忠勇侯府出自同一個周家,而且沒出五服。
和靜大長公主請出忠勇侯夫人來說親便是表明了她的態度,也表明周家宗族的態度。
不可謂不鄭重。
明氏仍是婉拒了,“不瞞周夫人,我家六姑娘自幼喪母,生性溫順善良,真不適合在高門大戶裡找,尤其周家大爺還是長子,六姑娘擔不起長媳的責任。俗話說什麼鍋配什麼蓋兒,你我都是為人孃親的,我只希望六姑娘找個門戶簡單點的,有國公府撐腰,能過得順遂些。”
言外之意,沐恩伯府太複雜了,楚晴根本搞不定。
忠勇侯夫人是個會說話的,笑著道:“量媒量媒,就是看著合適才來求親的,而且是大長公主親自選中的長孫媳婦。大長公主相人的眼光一向好,她覺得合適肯定就錯不了,楚夫人也別忙著否了,興許兩位小一輩的還真就有這緣分,咱們可不能輕易給斷了這條紅線……你們府上先商量著,我過些日子再來。”
周家託人上門求親的訊息很快就傳到了文氏耳中。
文氏很有點沾沾自喜,對回孃家省親的楚晚道:“闔府上下只把那位當香餑餑捧著,可到頭來還不是照樣嫁不出去,依我看,周家大爺也不錯,好歹在京都也是有頭有臉的人家,又有大長公主撐腰……可那位還硬撐著面子不肯嫁,說不定拖著拖著連這樣的人家都沒有。”
楚晚沒好氣地說:“那個姓周的看著就不是什麼好人,六妹妹年紀也不大,幹嘛非要嫁給他?”
“還不大?已經十五了,論起虛歲就是十六,誰家閨女這麼大還沒說親?”
楚晚道:“我那會兒不也是十五歲才定的親事?”
文氏撇著嘴尖叫一聲,“她能跟你比?都說貴人語遲,你說話晚,親事也晚,她能有你這個福氣,難不成也能嫁個王爺?”
楚晚目光暗了暗,“我不跟你說了,我去瞧瞧六妹妹。”
不知為何,自從楚晚上次察看她的首飾,緊接著楚晟屋裡進了賊之後,楚晴就對楚晚生了幾分戒心。
可面上卻是不露,仍親熱地將她請到廳堂裡,又吩咐問秋沏了茶上來。
楚晚熱絡地笑笑,“剛回來就聽到喜鵲叫,,卻原來是應在六妹妹身上,聽說又有人來提親了?”
楚晴揣著明白裝糊塗,“二姐姐真是,自己嫁得如意夫婿就回來編排人,都秋風涼了,哪裡來的喜鵲叫?再者府裡沒嫁的人也不止我一個,還有七妹妹呢。”
楚晚見楚晴似有些羞惱,“嗤”地笑出聲來,“以前說我的時候可不見你這麼害羞,輪到自己到底面皮薄了……說句真心話,周家大爺並非良人,你不嫁也罷……再仔細挑挑,總有適合你的。”
這話倒是說到楚晴心坎裡了,楚晴抬起頭,正要附和幾句,可瞧見楚晚眸光裡的不自然,隨即改變了主意,“姻緣的事向來是長輩做主,祖父祖母總不會把我胡亂許人了,成或者不成,只聽長輩的便是。”
楚晚見楚晴神情不似作假,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