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應該認識張煥這等小輩,只是張煥的肥胖在鄴城太過出名,與晚年的石虎不相上下,因此才被麻秋記住了。
“看他們親熱熟稔的樣子,莫非蒲洪和張舉聯手了?”想到這裡,麻秋感覺有些頭痛。
麻秋猜的不錯,張舉和蒲洪確實聯手了,並且聯手緊密的程度,遠比麻秋預料的更緊。蒲萇奉命去襄國向張舉求援,張舉一聽,二話沒說,立即派遣張煥前來枋頭,一定要幫助枋頭擊敗新義軍。
張煥此來,帶來的絕不僅僅是一隊騎士;還有南和張氏龐大的實力。
第四集 戰火紛飛的歲月 第五十二章 屠夫父親的一面
張煥在蒲氏兄弟的陪伴下進了徵北大將軍府,他一進門廳,豁然發現蒲洪正站在中堂階前衝他微笑。張煥和蒲洪打過幾次交道,見到這等降階迎候的架勢,便知枋頭軍確實是被新義軍逼得苦了。
“大單于,好久不見,一向安好。”
張煥緊走幾步,搶到蒲洪面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他沒有稱呼蒲洪為徵北大將軍,而是大單于;事實上,蒲洪尚未自號大單于,大將軍才是他的最高官銜。
蒲洪沒有在意稱呼,哈哈大笑著踏下一步,儀態甚是豪雄,大聲讚道:“好。好!南和張氏英傑輩出啊。幾日不見,賢侄越發的出眾了。”
“大單于謬讚,張煥愧不敢當。”張煥沒敢順著蒲洪的口氣自認‘賢侄’,再次一揖,道:“家父命張煥代為向大單于請安。”
“張太尉可好?”張煥代張舉問好,蒲洪可不敢馬虎,還了一禮後,一邊親切地問著,一邊將張煥攙起,引著入室。
分賓主坐定之後,蒲洪單刀直如地說道:“青、兗之地,遼闊富庶,而今又聚起幾十萬生民;若是將之收入麾下,我等大事可定矣。賢侄此來,張太尉可曾交代,該當如何擊敗新義軍?”
張煥胖臉上浮現出誠懇的謙遜笑容,恭謹地回道:“大單于放心,張煥南下之時,家父已經交代了破敵之策;唯一可慮的是,破敵之事需要一旬半月時間籌措,不知白馬渡戰事是否還能夠支撐半月。”
“賢侄放心。別說半月,若是有輜重接濟,便是半年也無妨。白馬渡有近四萬枋頭大軍,對手不過兩萬;眼下依然是我軍保持著攻擊態勢,對手對我沒有絲毫威脅。令蒲某頭痛的是,對方人數不少,又有地利可依,以至於我軍進攻乏力,兼且輜重供應不上,這才形成僵持。”
蒲雄簡單地介紹了一番白馬渡兩軍態勢後,興致勃勃地問道:“不知張太尉的破敵之策具體為何?”
張煥臉上的肥肉堆疊起來,擺出一副無奈地樣子,道:“大單于恕罪。家父交代的破敵之策其中牽涉南和張傢俬密之事。這個…”
“好吧。”
蒲洪很大度地一揮手,豪邁地說道:“蒲某信得及張太尉,信得及賢侄。賢侄儘管去籌措破敵之策,蒲某這就傳令白馬渡,務必穩住戰事。”
“如此,張煥告退了。”
張煥匆匆而來,匆匆而去。
麻秋剛進蒲洪府邸,還沒在門廳廊下站穩,便瞧見張煥一行在蒲萇的引領下匆匆出府。他向右一繞,避過張煥,從右側迴廊來到中庭,偈見蒲洪。
“軍師將軍。你聽說過‘王與馬,共天下’這句話嗎?”麻秋剛剛落座,便聽到蒲洪突兀地問了一句。
“王與馬、共天下”這個王指的是以王導為首的琅琊王氏,馬指的是大晉司馬氏;晉室在長安敗亡後,南逃世族在琅琊王氏的引領下,立會稽王司馬睿為帝,重塑晉室,這便是歷史上的東晉。
司馬睿稱帝后,朝政大權落入王導為代表的南逃世族手中;王導很識時務,作為南下客居的外鄉人,為了江東的穩定,他沒有妄圖取司馬氏而代之,甚至在從兄王敦叛亂時,依舊站在司馬氏一邊;為此司馬睿讚許道:這個天下是王氏與司馬氏共同擁有的天下。王導由此開創了一代權臣新的境界。
這個典故麻秋倒是知道,他不明白的是,蒲洪怎麼突然說到這個典故,愣怔了一下,麻秋答道:“這是大晉南渡之初,王導傳下的佳話嗎?”
“哼。王導傳下佳話不過二三十年,便有人意欲效仿呢?”蒲洪不置可否地冷笑一聲。
麻秋心裡猛地一亮,原來張舉和蒲洪聯手,打得是這個主意。只是…當年司馬睿僻處江東蠻荒之地,人單勢孤;南下世族挾帶大量的人丁財富,聲勢甚大;主弱臣強,才有此際遇;張舉憑什麼以為蒲洪可欺?
疑慮之間,麻秋閃眼向蒲洪瞧去,只見蒲洪鬚髮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