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7部分

行收編,如靳豚這種暗地不服大魏統治的大有人在,一旦有機可趁,這些人就會突然倒戈,從背後給他冉閔一刀啊。

冉閔沉思之間,蔣幹、胡睦等人先後來到。

人到齊後,冉閔將靳豚倒戈、石琨進駐邯鄲、南邊的劉國有意北上與石琨會合、西邊的張賀度在石瀆蠢蠢欲動等鄴城四周動態一一通報,最後道出自己對禁軍和乞活軍不穩的憂慮。

殿中諸人針對冉閔所說,逐一討論,最後決議由王泰為督帥,蔣幹、張溫副之,統帶六萬親信精兵北上邯鄲,迎戰石琨。冉閔坐鎮鄴城,壓制不穩禁軍以及乞活軍將領,嚇阻石瀆張賀度等人。

五月十二。

王泰、蔣幹、張溫統軍北上,冉閔親送至華林苑。大軍遠去後,冉閔迴轉皇宮,接到了豫州牧冉遇的奏書。

冉遇在奏書中說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大晉沒有理會大魏的請求。

鮮卑二十多萬鐵騎呼嘯南下,勢頭兇猛,短短月餘,便席捲了幽州全境,並有繼續南下冀州的勢頭;與此同時,石祗、石琨大兵壓境;新生的大魏面對兩大強敵,難免力不從心。有鑑於此,冉閔前段時間著冉遇與大晉暗中聯絡,言道:逆胡亂中原,今已誅之;能共討者,可遣兵來也。

大晉朝廷處心積慮地想當漁翁,正等著鶴蚌相爭呢,怎會輕易跳進這個火坑。因此沒有理睬冉閔的呼籲。

冉遇奏報的第二件事是,大晉廬江太守袁真舉兵攻打大魏揚州之合肥縣,合肥遣人向豫州求救,冉遇認為豫州軍無力南渡淮河,沒有出兵,並請冉閔放棄合肥,以維持與大晉關係的穩定。

褚衰北伐失敗,陳逵焚壽春城,退還廣陵之後,揚州淮南郡成了天高皇帝遠的無主之地。北方的大趙和後來的大魏無暇顧及,南方的大晉不敢在此駐兵;在合肥屯耕的北方南逃流民逐漸成了這裡真正的主人。冉閔殺胡令傳到合肥後,飽受胡人摧殘的合肥屯耕民歡喜鼓舞,群起響應,並特地遣人北上,表達尊奉大魏朝廷的意願。大魏的轄區因此越過淮河,與大晉廬州郡交界。

合肥雖然納入大魏下轄,實際上大魏既沒有在合肥徵一粒糧,也沒有向合肥派遣一名官員;這種轄治,象徵的意味更濃。因此冉遇不願出兵救援。

冉閔看罷,搖了搖頭,合肥是得是失,不是遠在鄴城的他能夠決定的。嘆息聲中,冉閔目光下移,掃到‘石青’兩字的時候,他眼皮一跳,雙目倏地睜大了許多。

第三件事冉遇說得是石青的跋扈囂張。

冉遇把新義軍兵臨尉氏,耀武揚威,石青逼迫他簽定城下之盟諸事添油加醋地詳述一遍,最後提醒冉閔,石青打著抵抗鮮卑人的旗號,大張旗鼓地整合河南五州,實際上是意圖自立。他對大魏忠心不二,絕不會與之為伍,只是豫州軍力量單薄,難以抵抗新義軍的侵襲,希望能得到鄴城的援助。

冉遇與石青的恩怨,冉閔知之甚清;是以,若非證據確鑿,他並不相信冉遇所說。看到奏書上寫的“…石青狂悖,大言欲把河南經營成大魏之根基,為鄴城掃平襄國、抵擋鮮卑慕容提供強力支撐…”這句話的時候,冉閔反而相信石青出於真心。因為他知道,很早以前石青就在擔心慕容鮮卑入侵中原,不時提醒他注意北方動向。

“石雲重啊石雲重!你耿耿之心,寡人豈會不知!若是沒有那些讖言該有多好,你我君臣際遇,必成千古史話。可惜了…”

冉閔黯然低嘆,不自覺中用力過度,將冉遇奏書揉成了一團皺。

第五集 第九章 荀羨之薦

徐州州治彭城。刺史府。

冉閔明瞭石青耿耿之心之時,石青同樣在向另外兩人表白自己的耿耿之心,只是內容和冉閔理解的有點出入。

“石某並非不願南投,亦並非不知忠義之輩,可以說,對大晉之忠義,石某比之南方大多諸公猶有過之。但是石青不願南投,眼下更不能南投。因為…”

大堂上燈火通明,三人三幾呈品字形擺放就座;主位之上是徐州刺史周成,李農的死對他打擊很大,時間過去四旬,這個豪爽的漢子看起來依舊是哀慼滿懷,形容慘淡。

石青和荀羨一左一右跪坐下首賓位。

荀羨的身份是揚州刺史殷浩的特使。離開新義軍後,大晉朝廷沒有為荀羨安排新的官職,因為有北地的生活經驗和人脈關係,荀羨成了殷浩或者是大晉溝通北方的特使,一直在淮河南北奔走。此番北上,他意欲勸降周成投晉,沒想到恰恰遇上了石青。

石青和新義軍騎兵於五月十二午後趕到彭城,騎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