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2部分

。”

魏統語意含糊,辭焉不詳,不過石青還是聽明白了。

魏統暗示,冉閔沒有明令要殺石青,新義軍的想法只是單方面揣測;他的選擇是,作為下官,他會依舊按照朝廷詔令,服從石青的命令,直到朝廷給他下達新的詔令為止;其間他不會公然反叛朝廷,投到新義軍麾下。

在幾乎沒有選擇的情況下,魏統很固執為自己找到了一條出路;當然,他的這種固執在這個時候顯得非常‘愚蠢’;這種‘愚蠢’的固執來源於禁衛軍人的矜持。堂堂一個禁衛將軍怎能輕易投靠地方私軍呢?

石青不為已甚,只要魏統聽令就好。石青很清楚,魏統說的朝廷新的詔令,以後只怕再也不會有了。他這樣說,除了自欺之外,也許還想給自己一個理由和安慰吧。

“魏統大哥既然願意聽從將令,小弟就不客氣了。”

石青客氣了一句,隨後一板面孔,肅然道:“魏刺史鞍馬勞頓,過於辛苦;石某命令刺史大人暫時在船上休養,不必隨軍行走。汝可願意?”

魏統一躬身,凜然答道:“魏統稟遵石帥將令。”

石青嘉許地一笑,點頭道:“魏刺史請隨石某一道去艙外傳令,禁軍精騎暫有魏憬兄統帶,大軍先返回汲縣,再定去留。”

“魏統遵令。”

魏統爽快地應承下來,跟在石青身後出了船艙,待兄弟魏憬來後,他站在船頭上交待魏憬暫時接管軍務,率領精騎回返汲縣。

“坐船不便溝通聯絡,本帥還是隨軍而行的好,沿路還有一些事情需要交代。”石青辭別眾人,棄船上岸。

祖鳳和王猛跟了上來;祖鳳看起來有些抑鬱,似乎不放心石青的安全,說道:“石青哥哥,我和你一起。”

石青只得點頭應允。

王猛眉飛色舞,神情與祖鳳截然不同,對石青說道:“石帥!新義軍應該在東枋城、西枋城各自派駐一支人馬。扼住淇河渡口,枋頭才能無恙…”

“不用了。”石青擺手打斷王猛,沉聲說道:“石某決定放棄枋頭,新義軍、屠軍一律撤至黃河南岸。”

“什麼?”王猛大吃一驚。經過氐人幾十年經營,枋頭土地肥沃,水草豐美,成了一片宜耕宜牧的綠洲。兼且塢堡林立,人煙稠密,各方面都比荒涼的青、兗好上不少,這樣的地方怎麼能白白丟棄呢?

“為什麼?”王猛不敢置信地問。

“景略兄。這個問題,唉——到汲縣後,再和景略兄細說吧。”

王猛看出,石青的這個決定,似乎下的極為艱難。他眸子裡的神色,顯得極為複雜,有無奈,有痛惜,有愁苦,還有憤恨……

第五集 第一章 天塹變通途

“喲嗨——喲嗨——”

整齊的號子聲中,長達或兩三丈或四五丈、一端被削尖的原木被抬上浮橋。“噗哧”聲中,被削尖的一端落到水中,數十個漢子有的在浮橋之上,有的在水中泅渡;共同扶持著原木後端,在旋渦中艱難地將原木豎直放下,抵住河底。

“嗨!嗨!嗨——”

魁偉的力士站在浮橋墊起的高臺上吐氣發聲,揮舞著大錘,像釘釘子一般,大錘狠狠錘在原木平直的一端,上上下下之間,原木被夯得向河床泥土中沉去,漸漸與水面平齊。

汲縣與官渡之間,近千丈寬的黃河河面,如同一個巨大的工地,到處都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四五百艘小舟漁船被木排串聯成一座浮橋,臥水長龍一般橫跨大河南北兩岸。

被石青裁減的只剩六千人的屠軍和兩千禁衛精騎以及三千多新義軍褪去衣甲,充當苦力,在浮橋之上忙忙碌碌,將一根根原木如釘木樁一般栽在浮橋兩旁水中。

幾千根木樁栽下,不僅能起到固定作用,避免浮橋被激流衝散,還能保護浮橋,避免上下游船隻衝撞。遺憾的是,木樁只能栽在河岸淺水區域,河中心水深之處,卻非人力可以輕易立定的。以至於兩岸木樁不能在河中心合攏,留下了一大段空白;空白處的浮橋失去木樁支撐,與靠近河岸的兩端相比,顯得有些脆弱。

浮橋中心兩側位置,安放了四個軲轆,軲轆兩兩成排,其中一排與另一排相隔約莫十餘丈;四個軲轆上纏滿皮索。幾個士卒扯著皮索向外延伸,先向上,分別串過四個懸吊的小軲轆,然後斜下拉向河心,扯出四五丈長後,將四個繩頭牢牢系在浮橋木樑上。

“好了!全都好了——可以試試了。”繫牢繩頭後,有士卒興奮地喊。四下裡計程車卒聽到哄地一聲,沿浮橋向後退去,簇擁在軲轆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