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說是那個乾的,那個說自己是清白的,還有人瞄向了已經跟隊上社員結婚的幾個知青,想著是不是他們自己落不到好處,索性把所有人都給拖下水。
一時間,知青點鬧騰不休,最終有人壓抑不住火氣動了手。
很快,救火大隊長趙建設又被招來了,聽完了前因後果,他只一句話:“如果是被冤枉的,大可以私底下來找我說個清楚明白。可要是真的,你們還鬧個啥?當初搞物件時不想明白,現在倒是後悔了,那也遲了!”
是遲了,誰叫世上沒後悔藥呢?再說了,上頭政策是這樣的,除非你能挑戰權威,不然就老老實實縮著唄,還能咋地?再一個,也不是所有的知青都被牽連進去了,起碼有一半人都是清白的。瞅著知青點亂作一團,他們只顧著看戲,還想著,幸好沒圖一時爽快把自己搭進去,現在好了吧?要是將來能回城了,想也知道,肯定是單身優先的。
在趙建設的插手下,這場鬧劇最終還是落了幕,而且他還提出了一個跨時代的建議。
不是有二十多對新人嗎?乾脆來個集體婚禮得了,有隊上出面安排各家各戶出面借鍋碗瓢盆和桌椅,再自帶些吃的,好歹裡頭多是背井離鄉來到他們這兒的知青們,這都要結婚落戶了,可不得好好熱鬧一番?
原本,舉報約談啥的,都是私底下進行的,雖然第七生產隊上下人人都知道,可大家都是很有集體榮譽感的,壓根就沒人把這事兒往外說。當然,也多虧了隊上平時很少有外人過來,愣是將事情瞞了個嚴嚴實實。
可這眼瞅著就要辦集體婚禮了,趙建設琢磨著,大概瞞不住了,乾脆提前跟公社幹部打了個招呼,還盛情邀請他們來隊上參觀。
公社幹部也是頭一次聽說這事兒,不過集體婚禮跟上頭的政策並不衝突,反而能夠節約成本,又能營造出幸福的氛圍來,尤其這回結婚的新人裡頭絕大多數都是知青,誰都知道結婚安家後心就定下來了,單這一樁事兒,就叫公社幹部們對趙建設刮目相看。
於是,等到了正日子,第七生產隊再度陷入了歡天喜地的氛圍中,參加集體婚禮的不單有新人們、社員們,被趙建設邀請過來的公社幹部們,甚至連其他生產隊的大隊長們都到了個齊全。
湊熱鬧是一回事兒,大隊長們都想過來取取經,好好問一下趙建設是咋樣撮合社員和知青的。要知道,這些大城市過來的知青們,各個都心高氣傲的,咋就突然集體想不開,跟社員們湊作堆了呢?當然,裡頭也有兩對是知青跟知青的,可大部分還是錯開來的。
趙建設倒是沒有作任何隱瞞,實話實說啊,這有啥好隱瞞的?
“不就是縣裡一直在加強作風問題嗎?我徹查了一下,問了問那些人的意思,他們都說有意向結婚,身為大隊長,我當然得鼓勵他們。這不,我已經同他們說好了,如果是女知青要嫁到咱們隊上,那就跟著人家過。反過來要是男知青娶了咱們隊上的姑娘,或者兩個知青結婚的,我號召社員給他們蓋房子!”
大隊長們你看看我我瞅瞅你,都是一臉的懷疑。作風問題哪個地方不查了?也沒見其他生產隊搞成這樣呢,難不成就第七生產隊膽子比耗子都小?就這樣慫了?
眼見問不出別的,大隊長們也只能低頭認了,總覺得趙建設這人別的本事沒有,偏偏運氣特別好,手底下的社員能耐不說,分給他的知青們還都是耗子膽。
唉,這人比人簡直能氣死人!
第038章
最初; 那些大隊長們只是看個熱鬧順便感概兩聲,可沒過多久; 縣裡的批鬥之風就徹底蔓延開了。鄉下地頭是比縣裡要好一些; 可只要有人舉報,照樣要糟。
拉去公社開大會、搞批鬥; 完了這事兒不單會被記入檔案裡; 還得調離原本的工種,去幹最苦最累的活兒; 譬如挑糞一類的活兒,就是專屬於這些“壞分子”的。
在各個生產隊都噤若寒蟬的時候; 第七生產隊照樣該幹啥就幹啥; 絲毫不曾受到半點兒影響。
也是; 誰讓他們隊上但凡有點兒苗頭的,全部都結婚了,哪怕沒趕上第一波集體婚禮; 這不是還有第二波嗎?趙建設的態度一貫很明確,他相當支援當地社員跟知青結合; 既能讓遠道而來的知青們有種融入當地的感覺,同時也能大幅度的提高本隊的文化水平。
在此之前,生產隊裡學歷最高的就是初中畢業; 就這樣也沒幾個人。剩下的裡頭,有小學畢業的,也有隻念過兩三年小學的,更多的則是徹頭徹尾的文盲。
可現在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