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打算著人前去看看。
通州那處莊子是母親的陪嫁,那邊的莊頭、管事也都是母親親自提上來的,很是信靠。
陸聽溪本就惦記著去通州的事,正巧謝思言那邊這幾日也沒什麼動靜,大抵是沒甚差事派給她,她比較清閒,遂當即表示自己也想去看看。
通州位於京城東南,與京城相去不遠,若是行得快,兩日就能打一個來回。
葉氏直蹙眉,讓她莫要胡鬧,陸聽溪再三懇請,葉氏仍是不允。
陸聽溪不便道出實情,只能另想他法。
總悶在府內也憋不出什麼法子,她聽聞京郊有廟會,便帶著一眾僕婦出了門。
京畿的廟會是常有的,她從前也逛得有滋有味,但今次心裡揣著事,總有些意興闌珊。天色漸晚,她預備回城時,城門口卻起了紛爭,騷亂遽起。
她見亂子一時難平,索性轉去自家的莊子——便是上回請孫大人前來和江廓對質的那處。她打算暫在莊上歇一晚,翌日回府。
到了莊子門口,迎頭就見一輛馬車緊隨而至。
馬車上跳下一行色匆匆的少女。少女惶然,自稱遇了麻煩,請求庇護。陸聽溪身旁的吳媽媽見少女面生,直皺眉,揮手命丫鬟將人趕走。
正此刻,一群家丁模樣的人浩浩蕩蕩追至,不由分說上來搶人,三路人馬亂成一鍋粥。少女不肯離去,混亂中將自己的披風解下,甩到了陸聽溪身上。
等那夥家丁呼嘯而去,吳媽媽驚愕發覺那個面生的少女還在,自家小姐卻不見了。
那夥悍匪似的家丁將擄來的少女投入馬車時,有人忽而道:“咱們是不是抓錯人了?我怎瞧著那美人不是馮家小姐?”
內中頭領皺眉,他方才搶人匆忙,也沒細看,不過似乎是有些不對勁。
他上前檢視了被迷暈的少女面容,一驚,眉頭擰成了疙瘩,須臾,又道:“管他呢,將錯就錯。我看這美人兒不知比那馮家小姐美多少,左右是去伺候人,咱們帶回去交差,說不得還能得馮老爺厚賞。”
陸聽溪再度醒來時,發覺自己在一輛馬車裡,手腳被縛,口亦被封。
對面坐了一婆子,年約四旬,見她醒轉,皮笑肉不笑:“我說小姐,您還是認命吧,馮大人也是為您好。讓您去伺候貴人,有甚不好的?您竟還跑了,一口氣從通州跑到京城,也是能耐。”
“您瞧,這可不是轉了一圈又回來了?左右是躲不過的,”婆子絮絮道,“您要去伺候的那位貴人來頭可是了不得的,據聞是京中頭一份的貴重,連知州大人到他跟前都得哈著腰說話。自打這貴人到了咱們通州,哪個得了信兒的鄉紳老爺不想上前露個臉兒?可貴人事忙,哪裡是好見的。”
“馮大人可是您的親生父親,哪能害您呢?您若是此番得了貴人青眼,後頭不知有多少潑天富貴等著您!您再想想您父親,您父親熬了大半輩子也就是個從六品的州同知,若您攀了高枝兒,您父親、您全家那都能跟著發達!那是多少人豔羨不來的事!”
婆子緩了口氣,繼續道:“您也莫聽旁人亂說,雖則我也不知那位貴人年紀模樣,但想來也不會太差。貴人家財萬貫,縱真是個上了年歲的,氣度也是在的,您盡心伺候便是,少不了您的好處。”
陸聽溪聽了半晌,終於漸漸明白了眼前處境。
這幫人抓錯了人,把她當成了逃遁京城的通州同知馮大人的女兒,那幫家丁不知是將錯就錯還是怎樣,橫豎這來監視她的婆子不認得那馮家小姐。如今她已在通州的地界上,要被送去伺候一位京中來的貴人。
只是,從京城來到通州的貴人……會不會剛巧就是她要找的那人?
“今晚可要打起精神,聽聞那貴人脾氣大,休惹貴人厭煩。”
婆子見對面的少女神色緊繃,笑著打量她:“小姐生得月宮仙娥一樣,這身段也是頂好的,只要換身衣裳好生打整打整……但凡是個男人瞧見了都走不動路。”
陸聽溪被那婆子端量得直起寒粟子。她覺得那婆子笑得別有深意,說話時頓那一下,頗有些曖昧意味,不知是怎樣個打整法。
她不由往車廂門挪動身子。
那婆子瞧見她舉動,一把按住:“您可莫亂動,您跑了,我如何跟馮大人交代?告訴您,外頭幾十雙眼睛盯著呢,您這回是插翅難逃的!”
晚來華燈初點,陸聽溪被幾個婆子押著出了城,來到北郊一處別莊。
這別莊建得極是別巧雅緻。
陸聽溪在一片密林前下了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