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大閩培育出的神父拎著十字架張口我主如何,閉口《聖經》如何,還心中忐忑的巴爾幹農民們明顯安心許多了,渾然沒有意識到講聖經的時候,神父們不知不覺給他們灌輸了不少大閩的規矩。
再加上大閩還從他們中選取里長保長,讓這些希臘人,羅馬人自己管理自己,降低了抵抗情緒,處於上升期的大閩佃租賦稅又比處於下降期的羅馬帝國輕許多,漸漸的,這些農民也就安分了下來。
當然,也有逃走的,不過這兒距離巴爾幹隔著千里不說,還有一道海,幾十萬大軍,要是實在想不開,你牛逼你跳海游回去大閩也不管你。
這種情況下,從三月強行搶灘登陸開始,到五月份這短短兩個來月時間,靠著這種強盜行為大閩至少移民了快十二萬人到小亞細亞,安卡託利亞山脈沿海一帶原本空曠的荒蕪土地上城鎮開始如同雨後春筍那樣冒出來,雖然晚了點,不過補種的麥子還是開始讓灰色的土地上出現了瑩瑩生機。
每一天,這些阿拉伯人劫掠的同時也在不斷給空虛的小亞細亞補充人口,有了人煙土地不荒蕪,閩軍的腳步就站的更堅固,每一天,大閩都是從羅馬帝國的血管裡抽血來供養自己,除了自己說出大話的因素之外,李捷還真是不太著急這麼早拿下君士坦丁堡。
如果要是拖上一年兩年,,也許巴爾幹半島會如同四百年前上帝之鞭阿提拉時候那樣,被打成一片廢墟,同時大閩佔據的小亞細亞,也會如同後世奧斯曼土耳其那樣,成為一片可以建立王霸之業
不過李捷不急,大閩的群臣急,就算他們著急不要緊,羅馬帝國的元老院,那些大地主們依舊急得夠嗆,每一分鐘自己在鄉野的產業,土地,還有為自己幹活的清苦勞動力都在萎靡,經營了幾個世紀的田莊變成了亂墳崗,要知道封建社會的權利完全來源於土地,失去了土地上的財力和兵力,那麼元老們和貴族騎士們也就沒有政治上的話語權了。
第二次保羅出使回去的第三天,這個廉價的君士坦丁堡大牧守又是灰溜溜的回來了,這一回,他又帶來了個新的說辭。
凱撒利亞行宮,正殿,臉上又是青腫了些的保羅無比恭敬的三拜九叩,行的華夏大禮,五體投地的跪拜在了地上,聲音甚至都到了些許顫音。
“陛下,羅馬的元老們答應,只要您能停止阿拉伯人對羅馬人土地的劫掠,元老們願意來到凱撒利亞為您加冕,並且現在的奧古斯都君士坦丁四世也將在那一刻被放逐,帶著他的親信軍隊一路去往羅馬!”
這一陣大閩與東羅馬帝國談判的核心就在於兩個問題,何地加冕!何時停止劫掠!如今看來,羅馬元老院是寧願頭頂上換一個天,也不願意再在阿拉伯人的鐵蹄之下發抖了,而且看起來這也是羅馬帝國的底線,再壓價,恐怕就不可能了。
連續好幾天都帶有些玩世不恭的李捷這一天終於變得嚴肅了點,他是目光落在身旁的安娜臉頰上,安娜是讚許的略微點了點頭,下面的河中郡王李讓乾脆一副唯父命是從的模樣,被李捷忽略掉了。
下頭坐在蒲團上的宰相們,就算王方翼這個將軍出身都想快點結束戰爭了,他和來濟,狄懷英等十來個宰相,副相也是點頭稱是,希望閩王答應下來。
不過李捷最關注的還是兵部尚書李績,他是隋末亂世殺出來的人物,從大唐到大閩,經歷的故事最多,經歷的風霜也是不計其數況且他還是當前大戰的總指揮,他的意見,如今對李捷至關重要。
沉吟了許久,似乎老李績也實在想不出什麼弊端與反對的理由,他終於也是微微頷首,見此,李捷手指輕輕敲打了椅子兩下,旋即以威嚴的生意說了起來。
“以我祖高皇帝,我父太宗皇帝名義,我,閩王,李捷,接受汝等的臣服與加冕!”
終於徹底鬆了一口氣,保羅癱軟的居然一屁股坐在了殿上。
第1250章 。閩王時代
在戰爭陰雲籠罩下的巴爾幹半島,似乎終於掙脫出一絲和平的曙光。
保羅帶著李捷批准的國書返回了君士坦丁堡之後,為了表達誠意,第二天,羅馬元老院就組織了幾十個真正元老作為使團親自到凱撒利亞朝拜李捷。
果然,保羅這個大牧首根本就是個不靠譜的冒牌貨,此時真正被希臘正教承認的大牧首是狄奧多爾一世,是與元老院聯合的領頭人之一,正如大閩不相信君士坦丁四世一樣,這些羅馬人也懼怕李捷翻臉把他們也砍了腦袋,所以即便來的元老也是些小貴族,帶來了元老院的問候以及進一步談判的條件。
雖然這些貴族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