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3部分

汝叔父盛問劍老夫也見過,挺伶俐的人,怎麼生出你這劣貨?”

“嘿嘿,閣部,閩王爺要讓我們兄弟去哪兒吧?阿拉伯沙漠?南天竺,東南亞還是中亞?”陪著笑臉,盛連山搓著手問道,無奈搖了搖頭,李績伸手拉開了一副地圖,手指重重一點:“這裡!”

這回輪到盛連山皺著眉頭驚奇出聲了:“這兒!這不是我閩國的盟國嗎?”

“所以,少殺人!”陰仄仄的看著地圖,李績凝重的吩咐下。

第717章 。直指北方

京師附近依舊圍攏了十餘萬軍隊,各支閩國主力軍隊還在補充後緊張的訓練中,一個個軍營填的滿滿的,京城市郊,整日都能聽到軍隊刺殺佇列的嘶吼聲,往來的客商無不咋舌稱奇。

訓練量大可是極其消耗軍糧的,就算長安的北衙禁軍也頂多是三天一練,已經是訓練有素的天下精銳,如閩國這十餘萬大軍,也只有佔據天竺這麼塊產糧地的閩國才能養得起,哪怕中原都養不起。

這絕對不是胡誇,哪怕李捷所在的後世農業上,印度可耕種面積也比華夏多出三分之一,佔據亞洲首位,僅次於美國,水利資源是華夏的兩倍多,土地肥沃,水田眾多,尤其適合種植高產水稻,所以從閩國把高產水稻從中南半島帶過來後,經過規劃的大規模土地種植,每年都豐產驚人的稻米。

而且華夏曆朝歷代都沒有閩國這般重視大海,環繞著印度洋,飄蕩著數以萬計的閩船,各個港口的海產品堆積如山,魚類的蛋白補充了閩人的體質。

每當有各國商旅從附近進過時候,聽著那喧天的訓練吼聲,都禁不住滿面敬畏之色,一個國家武力保證雖然不是全部,但有一支強悍軍隊守衛的國家,定然令他國不敢輕辱。

漸漸夕陽西斜,行走在閩國柏油大路上的商旅終於變得稀疏,最後變得渺無一人,喧鬧的軍營也終於變得寂靜下來,香味從各個軍營中傳出,那是伙食班豐富的伙食,魚湯,蔬菜,葷素應有盡有,一個個肚子餓得咕咕直叫十六衛軍士有秩序的進入各個營地進食晚餐。

不過就在各個軍營理應進餐的時候,戍衛京師最北端的兩個軍營卻是營門大開,還帶著訓練的汗跡,一隊又一隊的閩軍披著鎧甲,牽著馬,全副武裝的出了軍營。

“本將特意向兵部申請了這次拉練內容,一夜時間,夜行軍一百里!天亮時刻必須到懷來縣以北的兵站集結,先到者記功有賞,後到者小心菊花,,現在,給老子出發!哇哈哈哈~”

已經變得昏黃的夜色中,盛連山囂張的聲音響亮的吼了起來,震得軍營附近的山林中,歸巢的鳥兒都是盤旋驚叫著再一次飛了出來,聽的另一頭正在佈置左千牛衛保密任務的李業詡苦笑不已,他現在也不知道帶這貨出來是不是對的了。

不過不管兩位諸將如何做想,趁著夜幕,黑衣玄甲的閩國唐軍還是啃著飯糰消失在了夜幕中。

閩國領土龐大,從割據的嶺南道一直到西段伊朗高原,跨越了快六個時區,但其核心區域還是嶺南道與天竺,也只有這兩個地方人口眾多,文明最發達,東南亞與中南此時還太多荒蕪,閩國僅僅將這兩個地方視為掠奪的原料產地,至於呼羅珊,此時說成戰場更妥帖一些。

不過閩國朝廷所在,可以說是最核心的區域天竺,事實上卻並沒有完全掌控在閩國手中,相當於後世印度北方邦的八個蒙薩塔邦國根據協議被劃給了吐蕃,這裡有著整個天竺幾乎最肥沃的土地,吐蕃數個大部落為此跋涉過喜馬拉雅山口,遷徙到此,過上了農耕的農場主生活。

從喜馬拉雅山口到北方邦最南端,閩國插手的也就有北方鎮北關幾座軍事要塞以及沿途商路巡查御史不定點勢力,北方邦距離閩國京師最近一段距離甚至不到百里,這也是長孫無忌大軍怎麼就能如此輕易摸到閩國京師的原因之一。

說起來也好笑,如此貼近閩國的吐蕃貴族,竟然也是最反對閩國最堅定的,當初取得這塊飛地後,一方面為了分化拉攏政敵,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地域閩國的影響,祿東贊把國中敵對的幾個大姓貴族都派了過去。

作為吐蕃大貴族之一,最靠近閩國的吐蕃娘氏,娘炮老爺就是反閩國的代表之一,儘管吐蕃都已漢服為榮,娘炮依舊以吐蕃貴族亂糟糟的皮袍子為榮,而且極度反感唐人。

一大早上,娘炮老爺就從女奴暖乎乎的溫柔鄉中爬了起來,在肥胖的身體上裹上了一層又一層的皮襖,熱的滿腦門油汗,哼哼唧唧的從他華麗的氈包中鑽了出來。

就算與閩國相隔不到一百里,吐蕃所統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