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75部分

鬍子忍不住長了開,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看著胡顯入彀,崔道融的臉上,也是浮現出了絲絲得逞的笑容,旋即掩蓋一般雙手抱拳,對著胡顯低頭拜下,朗朗說道。

“能不能匡扶國本,可就看胡兄的了。”

“哪裡哪裡,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胡某願意與諸位大人共勉。”

“胡大人說得好,國家養士,用在社稷,三天之後的大朝會,吾等擁護在胡相公周圍,撥開層層烏雲,定然還閩國一個朗朗乾坤!”

“說得好,哈哈哈哈!”

一個又一個剛剛還滿腹酸氣的世家官員紛紛站了起來,彼此的恭維聲此起彼伏,爽朗的笑聲讓奢華的宴會終於恢復了本來就應該有的氣氛。

不過一個個滿口仁義道德的世家官員,腦海裡想的,有幾分是國家,有幾分是自己的烏紗前途利益,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在陣陣歡聲笑語中,一個巨大的朋黨,似乎緩緩成形……

第950章 。太學生暴動

一轉眼,三天時間就過去了。

與大唐的制度差不多,閩國也是一日一小朝,三天一大朝,大朝會上,在京五品官員以及六部涉事官員六品以上,御史臺各路御史,宗室,周邊屬國使節全部要上朝聽政。

舉辦大朝會的地方也是波西斯新修建最大的宮殿德政殿中,水泥修建的九米高臺上,壯觀的大殿幾千平方米的殿閣中,多達上千官員使節將軍整齊的叩拜在下方,這一天,總是大閩最熱鬧最威嚴的一天。

不過今天,朝堂上的氣氛總是有些怪。

“諸卿平身”

“謝陛下。”

高高在龍椅金座上的李捷愈發有著皇帝的寶像與威嚴,威嚴中帶著仁慈的聲音下,跪伏在地上的千多大臣使節紛紛爬起,敬畏的望了李捷一眼,方才紛紛向兩邊的蒲團走去。

宰相的位置在一切勳親大臣前面,華夏以左為尊,王玄策的位置就在李捷左手下最前端,最風光的位置。

不過,也只有這個位置上,才能體會到高處不勝寒的感覺。

抱著象牙做的笏板,王玄策戴著宰相氈帽的垂的頗為低,他身旁,幾個主要的宰相來濟,狄仁傑也是流露出了些許不安,今天可是閩王限定三天期限的最後一天。

事情卻還沒辦成。

幾天之內,宰相們不是無所作為,王玄策幾人率先與親信麾下透過氣,並且開始在邊境製造輿論,甚至還找了十多個阿拉伯商人冒充使節,入朝向閩國求援。

邊民被殺,商旅被劫掠,還有外國使臣稱臣,求援,再加上隱隱放出的阿拉伯內亂訊息,讓群臣心裡有個準備,雖然三天時間佈置的著實有些倉促,不過這些理由,基本上還是可以勸服大臣們的。

可人算不如天算,誰知道就在王玄策等人行動的時候,一條謠言瀰漫了整個朝堂。

閩王要費世子李瑾,重新恢復李讓的世子之位。

謠言倒也不是空**來風,誰讓李捷這兩年栽培李讓實在太多了,老而彌堅的席君買給他調去做王傅,一個都護府超配了五萬人的衛隊,尤其是當年廢黜李讓時候,最後還是在群臣的苦諫下,閩王才讓步,而且不到幾年,李讓又回到了閩王身邊。

如今的王后還是長孫織,閩王還如此厚此薄彼,所以謠言一出,馬上傳的有鼻子有眼的。

冊立太子可一向是中國人的大事,不然李世民冊立李治時候如何會思前想後考慮了幾年,太子對於臣子們更是大事,後世的明代宗為了改封太子,不得不向大臣們政治行賄,萬曆皇帝更是為冊封自己寵愛的福王為太子,與群臣打了幾十年國本之爭。

如今有不少大臣已經認同了李瑾的太子地位,閩王卻如同過家家一樣反覆無常,踐踏所有人的認同,效忠。

這可無疑犯了眾怒。

最近三天,阿拉伯帝國的內亂,以及犯邊,劫掠商路,根本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波瀾,反倒是波西斯城中各處酒館,大小會館,茶館中,都是一片沸騰之色,數不清的文人士子聚會在一起,慷慨激昂的評論著朝政,整個政局都有如星火燎原之勢,沸騰而不可止。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在了廢立太子一事上,王玄策甚至都能想象,這個時候閩王提出來發動全國進行國戰,再次征討阿拉伯帝國,該引起朝政何等的震動。

可偏偏這兩天閩王連自己這些近臣都不接見了,讓王玄策請求寬限兩天都做不到,只能眼睜睜看著朝局一步步的走向對立面。

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