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李捷所需要的。
這樣,就算他不在中樞了,朝廷中依舊形不成一個能夠對抗皇權的勢力。
是時候進行下一步計劃了。
在李捷的眼神示意下,早已經準備多時的來濟抱著笏板躍然出列,恭敬的在朝班中重重一拜。
“啟稟陛下,臣來濟有本要奏!”
“天子以仁孝治理天下,然如今陛下與太子分居波西斯,京師兩地,年餘未召見太子,以至於陛下與太子感情隔閡,父不能進慈,子不能盡孝,更是給小人以機會,釀成如今之開元之禍。”
“故而,臣請陛下遷來波西斯京,父子團聚一享天倫,更隔絕小人離間之路。”
“臣等恭請陛下遷太子于波西斯,父子團聚!”內閣六部各位大臣也是紛紛站了出來,恭敬的請求著,不過來濟這一突然的簡易卻讓後面幾百個世家大臣面面相覷,誰也不知道該迎合還是該反對。
前些日子,因為廢河中郡王,重太子,鬧出多少條人名來?到現在,掖庭宮中都填塞滿犯官家眷,一些謀反同僚的人頭現在還在城門掛著呢,太子已經成了朝廷一大敏感事件,誰也不敢輕提。
還好,李捷旋即就給了官員們一個風向標,龍顏大悅的一甩衣袖站起來,李捷愉悅的說道:“此建議甚好,今日孤還常常思念世子,但顧慮京師重地不得不留人鎮守,故而忍痛不言,既然來相認為世子來波西斯比在京師更重要,諸臣以為呢?”
既然都甚為想念了,誰還敢唱對臺戲,已經被教訓一通,再加上感覺太子距離閩王近些也是好事,當即,上下群臣幾百名紛紛跪伏在地上,齊聲叩拜道。
“陛下聖明。”
“好,好,既然如此,就如來相所言,傳旨去京師,招太子來波西斯,來孤的身邊。”
似乎真盼望著家人團聚一樣,李捷甚至在丹殿上轉起了圈子,只不過在下面叩拜稱頌的群臣中,狄仁傑卻是深深嘆息了一聲。
要是多年前,李捷一定會深入群臣中,以自己的熱量來影響,點燃群臣,而不是如今設計政治清洗,濫殺的恐懼來征服群臣。
韓非子言法術勢,法為基石,術為輔,勢為重,如今,閩王是越來越重術而不重勢,也不知道這變化究竟是壞是好。
想到這裡,親身辦理過政治大屠殺的狄仁傑又是重重的搖了搖頭……
第961章 。華夏的金手指,府兵
不論古今,衡量一個國家強盛與否,都要看其動員能力,否則的話,再富有的國家,外敵入侵之時,連足夠的勇士站出來保衛國家的都沒有,哪怕這個文明創造出了燦如夏花的財富成果,依舊只能算是一個弱國,難逃滅亡的命運。
就如同瑪雅文明。
為了保證國家動員力,從建立之初,李捷就不遺餘力的在地方上推行府兵制,而且土地制度上實行均田制,以此來保證地方上經濟恢復。
府兵制與均田制原本就是一堆孿生兄弟那樣,生同時,死同時,都是因為五胡亂華的劇烈動盪,導致社會凋敝,萬里渺無人煙,財力,兵源枯竭的華夏大地而生,也幾乎是同時亡於太平盛世的天寶年間,歷時兩百餘年,給華夏曆史上留下了濃厚的一筆。
從府兵制開始,到府兵制結束,華夏的兵制完全來了個大變樣,秦漢時期兵源多來自徵發,檢點,多帶有強迫性質,部曲還多屬於私人,而府兵制以後招募這種帶著自願性質的兵制則登上了歷史舞臺,募兵屬於國家,一切,都是由府兵制帶來的改變。
巧的很,府兵建立,正是因為鮮卑族為了應對兵源枯竭招募漢人入伍的解決政策,閩國殺進天竺大地後,雖然文明程度與鮮卑人不可同日而語,但面臨的情況卻差不多,到處都是另一個文明的天竺人。
對戒日王朝的滅國戰爭幾乎摧毀了北方天竺原有的社會秩序,建立制度後閩國又對著婆羅門階層持續的打擊,取締婆羅門祭祀,弘揚佛道儒教,沒收神廟土地。
天竺差不多有五層土地掌握在高等種姓的婆羅門手中,三成層握在剎帝利武士手中,至於廣大的伏舍種姓,一層都不到,首陀羅更是沒有土地,所以,打擊了兩個主要利益既得者,絕大部分天竺的土地已經被閩國抓在了手中。
均田法,租庸調製度在初唐已經完全成熟,所以掌握了大片土地的李捷根本沒用去創新制度,原樣照搬就可以了,就算種姓制度再根深蒂固,人的上進心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還是不變的,當閩國授予男丁永業田八十畝,丁牛授予田六十畝後,絕大部分被征服的天竺人還是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