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劉五魁是在為其他人犯下的過錯贖罪。同在一個山寨走出來的兩位將軍,不但平時相交莫逆,在戰場上的配合也相當默契。也正是這種深厚的感情,讓劉五魁覺得自己愧對死去的劉一炮,這個心結劉五魁將軍直到去世都沒有解開。後世的軍事學家們總是對劉五魁將軍的遭遇感到深深的惋惜,如果不是因為娶了一位錯誤的女人,劉五魁完全可以成為繼耿彪之後的國防軍的第二位元帥。
而東北軍區劉一炮司令員的離去更是讓人惋惜。可以說這位出身草莽的將軍無論是外形還是用兵上給人的感覺都是一位很魯莽的人,但是瞭解他的人卻都不這麼認為。這位沒有什麼文化的將軍,在德國軍官開設的軍官學校中是學習最為刻苦的一個,同時也是進步最快的一個,而這個時候他還只是軍部警衛連的連長。當最後走向高階指揮員的崗位後,劉一炮將軍最大的特點是軍官見他都怕,但是士兵見他都覺得很溫暖,把他當作兄長或是溫和憨厚的長輩。這樣一位有才華得軍心的將軍的離世,不能不說是國防軍的一大損失。而更為可惜的是,劉一炮將軍不是倒在了戰場上,而是被國內的貪官汙吏的豆腐渣工程奪取了生命,這更讓人覺得惋惜和莫名的憤怒。從此後,周雨軒特別下了一道嚴令:各部隊大校(含大校)以上軍官在執行任務時,無論任何情況下,不準親自在第一線以任何藉口參與戰鬥!
也正是劉一炮將軍的離開,引發了新中國第一次大規模的反腐倡廉運動。在這次運動中幾百名貪官紛紛落馬,為新中國的發展開闢了良好的內部條件,也進一步加強了國家的凝聚力。從此,強大而嚴密的監督機制讓這個國家的各級政府高效廉潔地發揮著巨大的能量,為中華共和國的再次騰飛奠定了基礎。
第二十七章 再聚首
國內發生了水災,從抗災到安排受災地區的災後重建工作再到在全國範圍內的反腐行動,幾個月的時間裡部隊的排程和物資的運輸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國防軍在日本的行動也完全停頓了下來,一直在進行休整,西北、西南調入的五個軍直到五月份才全部到達日本並開始適應性訓練。半年多的時間過去了,部隊也休整得差不多了,沒有歸國的幾個軍也享受了難得的假期。於是周雨軒任命耿彪為國防軍日本佔領軍總司令,晉升為中將,王士珍率領第一、第六、第十五、第十八軍組成第一軍團,段祺瑞率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軍組成第二軍團,兩路大軍從南北兩路開始從廣島向岡山和鳥取方向推進,穩紮穩打,慢慢壓縮日軍的迂迴空間。
損失了四個軍團之後,日本大本營也開始了反思。看來害怕被中國軍隊調動所以幾個軍團各自為戰的做法也不可取,雖然造成了中國軍隊一定的損失,但也會被中國軍隊各個擊破,慢慢吃掉,可北九州的陰影還壓在每個日本軍人的心頭,萬一在聚集起來,再被中國人吃掉的話,那日本喪失了最後的這點力量面對中國人的進攻可就真的一點抵抗能力都沒有了。
經過了反覆的討論、爭吵、論證,最後坐鎮大本營的伏見宮貞愛親王做了決定,在近畿地區的第五、第六、第七、第八軍團集結在兵庫縣地區,以近三十萬的總兵力,與總兵力為四十五萬的中國軍隊對峙,同時積極聯絡各國列強,不惜簽訂不平等條約,一定要阻止中國軍隊的攻勢。
幸好廣島是日本為數不多的幾個大城市之一,地勢也相對平坦一些,否則新到日本的西南、西北軍區五個軍加起來的三十萬人,想找個足夠大的地方駐紮這麼多人馬還真不容易。在西南的深山老林中呆了五年多,段祺瑞看上去有些消瘦,面板被曬的黝黑,依舊剃著標誌性的光頭,當了這麼長時間的軍區司令,舉手投足間自然而然地帶著令人敬畏的威勢。西南軍區的總部原本設在了天府之國的成都,可段祺瑞到了西南,手下的三個軍輪番被拉到了西藏高原,總部也從成都搬到了拉薩,不去西藏的也被趕進了四川和雲南的深山老林。
手下的部隊自然覺得苦不堪言,覺得這位司令腦子有問題,放著好好的成都不呆,非要去西藏,還拉著大家一起遭罪。段祺瑞自然有自己的想法,也反覆多次和下面的部隊說過:“當兵怕吃苦還當什麼兵?難道敵人去了高原、去了深山我們就不去追不去打了嗎?總統說得好,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現在還沒打仗讓你們上上高原、鑽鑽山溝就覺得受不了了,將來真打起來,怎麼指望你們保家衛國?”於是五年之內,西南軍區的三個軍一年當中至少有半年是在高強度的艱苦訓練當中。
這次來日本,段祺瑞的動作比較快。將裝備全都封存好,交代專人看管,部隊拉出來直接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