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聯合大陳,共取大周江山了。
這和當年侯景禍亂江左地情況如出一轍,當時高洋就是利用那個機會取得了江淮,而宇文泰則奪取了巴蜀和荊襄,一舉確立了天下三分之勢。只不過這次律光假若禍亂關中成功,天下三分之勢隨即會改變,中土有可能再度回到南北對峙之局,至於大周。恐怕就象當年的江左梁國一樣,灰飛煙滅了。
李丹堅決反對宇文憲和諸將的建議。
放走斛律光,就是放虎歸山,正中他地下懷。斛律光為什麼停止攻擊?顯然是在思考出路。大周人圍不住他。殺不死他,害怕他。那他為什麼不一鼓作氣殺出去,還要停下來議降?
很簡單,目前他需要大周人的幫助,他妄圖倚仗自己強悍的實力威脅大周人,繼而利用大周人的幫助北上晉陽,或者東進中原。他成功脫險,毫髮未傷,視大周人為無物,大搖大擺地走了,將來會出現什麼局面?
只要斛律光走出關中,舉起清君側誅奸佞的大旗,必定響者雲集,大齊局勢即刻扭轉。高緯有什麼實力和斛律光對抗?高氏宗室誰不想做皇帝?六鎮鮮卑人誰不想把持權柄?如此一來,高緯內憂外困,只好向律光屈服,誅殺陸令萱、祖珽等一幫佞媚之臣。律光回到城,就算不殺高緯,高緯這個皇帝也做不成了,斛律光肯定要另立新帝,接下來可以想象,斛律光獨攬大權,山東齊心協力,大周的危機又來了。
“大周若想真正崛起,今日必殺斛律光。”李丹斬釘截鐵,擲地有聲,決不妥協。
李丹地態度激怒了宇文氏和武川人,宇文憲當場翻臉。
他直言不諱,拿出了侯景禍亂江左的例子,但他的重點不是說侯景重創了江左梁國的根基,而是說梁國大將陳霸先利用這個機會,摧毀了大梁,篡奪了梁祚,自立為帝,建立了大陳國。
言下之意,你李丹居心叵測,打算利用這個機會仿效陳霸先,篡奪我宇文氏的國祚。
宇文憲這話丟出來之後,大帳內頓時鴉雀無聲,所有人都把嘴閉上了。
宇文氏宗室和武川人橫眉怒對,一個個殺氣騰騰,大有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的氣勢。
韋孝寬、李穆、司馬消難、侯莫陳瓊等人沉默不語,這時候還是閉緊嘴巴為明智之舉。
李曜和幾個兄弟,高熲、王軌和大行臺的一幫僚佐聞到了血腥味。這一仗已經打贏了,至少目前看來只要把斛律光送出關中,這仗肯定是大獲全勝了,接下來宇文氏和武川人就要動手了,他們已經沒有耐心,不想再把大周權柄交給一個漢人,一個隨時都有可能篡奪大周國祚的漢人。
李丹想了一會兒,忽然笑了起來,“斛律光就是斛律光,即使到了這種絕境,他還能從容不迫
所欲地控制著局勢地發展,佩服佩服……”
諸將聞言,隨即恍然大悟。原來斛律光早就卡準了大周人的脈膊,他現在沒必要再打,他只要坐在那裡,大周人自己就先亂了陣腳,更不要說去打他了,然後大周人為了穩定局勢,各方勢力會妥協,會答應他的所有要求,把他恭恭敬敬地送出去。
天下悍勇如斯者,只有斛律光。
李丹屈服了,他答應議和,但他提出了一個要求,絕不能讓斛律光這樣舒舒服服地走出去,假如大周人畏怯到這種地步,將來在戰場上再也無法擊敗斛律光,貽患無窮。
律光可以走出去,但在他走出去之前,必須讓這頭猛虎筋疲力盡,必須和大齊人商量好擊殺斛律光之策,“斛律光走出關中之時,就是他敗亡之日。”李丹揮手說道,“只有這樣。這一仗才算真正打贏了。”
這一點。諸將同意,一致支援李丹的意見。
兩個多月來,大周人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好不容易熬到今天,並且完全控制了局勢,完全得益於李丹在合縱連橫中地勝利,他地功勞有目共睹,但宇文氏和武川人對此視而不見。他們倚仗手中控制地軍隊,把李丹甩到了一邊,獨自部署圍困之策,已經擺出了架空李丹的姿態。或許在他們看來,現在大周勝券在握,已經不需要李丹了。
—
李丹緊急召來李雄、侯莫陳和趙松,遞給他們一道奏章。
“你們三個即刻回京,拿著這封奏章面呈陛下和皇太后。”李丹說道。“涼州總管於寔即將帶著軍隊趕到長安,我已奏請陛下,臨時讓涼州軍代替衛軍,戍守京城和皇宮。”
李雄三人心領神會。躬身領命。宇文氏和武川人咄咄逼人,李丹如果再不想辦法應對。後果不堪設想。衛軍在這次阻擊戰中損失慘重,另外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