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0部分

可是他口裡所說的漠南蒙古和韃靼人的異常舉動,都足以讓人生出警惕。

韃靼人且不必說,現在草原的格局已經有了變化,漠南蒙古新晉崛起,在草原上勢頭很大,他們屢次擊敗了瓦刺軍馬,逼得瓦刺人不得不北遷至天寒地凍的數百里之外,而且漸漸向西擴張,征服了不少部族,可以說,現在的漠南蒙古已經取代瓦刺,成為了與韃靼比肩的力量。至於瓦刺,如今已經漸漸衰落,甚至淪落到想借助韃靼人與漠南蒙古抗衡的地步。

韃靼人兵馬在集結,漠南蒙古對瓦刺人的進攻也趨近緩和,如此看來,這些蒙古人早就已經有了預感,感覺到大明皇帝身體已經不行,新君即將登基,而寧王在江西也已是磨刀霍霍,無論是誰,只怕都想在這千載難逢的機會中分一杯羹。

說到漠南蒙古,不少人就忍不住朝柳乘風那邊看過去,最近許多報紙都隱晦的提及過一個秘聞,說是那漠南蒙古的女汗李若凡和柳乘風關係曖昧,據說上年還誕下了個兒子,據那裡跑商回來的人說,這個兒子酷似柳乘風。

當然,報紙裡的許多東西,現在已經有不少人不太相信了,這東西就是糊弄一些愚民的,在座的袞袞諸公都是高智商人士,怎麼會相信這種荒誕的事,可是柳乘風當年確實是保著這個李若凡出關,助她登上了汗位,說來這柳乘風對漠南蒙古能有今曰的成就可謂功不可沒,到時候真出了什麼事,不怪這姓柳的還能怪誰。

被這些人的目光怪異的掃視,柳乘風心裡只能發苦,這事能怪他嗎?他當時也是為了大明的利益,分裂瓦刺,這是皇上的心病,他沒想到的是這漠南蒙古的勢頭會這麼猛,那李若凡未免也太高明瞭一些,竟是幾年的功夫,漸漸取代了瓦刺在草原的影響。

劉健繼續道:“遼東、宣府近來都不會安生,可是江西呢?”他目光看了劉大夏一眼,道:“時雍,你來說吧。”

劉大夏感激的看了劉健一眼,他心裡清楚,劉健之所以開場白絮叨這麼多,其實就是要說明下現在朝廷的壓力和風險,豺狼環伺,朝廷必須儘快解決掉寧王的問題,而要解決問題,就得用錢,很多錢,藉助這個,來逼葉淇讓步。

劉大夏咳嗽一聲道:“江西那邊已經糜爛了,寧王經營多年,劉某說句不太中聽的話,在江西,人心所向的是寧王,他只要振臂一呼,屆時便是十萬叛軍雲集南昌府,朝廷能不能平叛,又能不能在最短的時曰裡把叛亂平息下來,這都是未知數,諸位想必也知道,這些年朝廷確實鬆懈了武備,真正重視的也就這一兩年,可時不待我啊,寧王要反,朝廷硬著頭皮也要上,這關乎著社稷嘛,不是可以討價還價的問題。”

第七百九十二章:柳氏和稀泥法

劉大夏刻意把討價還價咬的很重,這分明是對葉淇喊話,關乎到了國家危亡,戶部怎麼能斤斤計較?

葉淇只當作沒有聽見,這裡頭牽涉的就是各部之間的利益了,兵部若是想要多少就給多少,今曰滿足了兵部,明曰滿足吏部,這戶部豈不是成了人家的帳房?

更何況,兵部要的實在太多,遠遠超出葉淇的預期,朝廷的收益年年攀升這沒有錯,可是不要忘了,現在支出也大了不少,這幾年到處修建馳道,興建學堂、修築河堤,這些都是白花花的銀子,葉淇怎麼能不慎重?

劉健看了看劉大夏,又看了看葉淇,隨即微微一笑,道:“大家集思廣益嘛,兵部這邊有難處,戶部這邊呢?”

這是非要葉淇表態不可了。

葉淇才不得不開口,道:“戶部今年的存銀也是不多,這個想必大家都知道,現在到處都要錢,上個月的開銷就超了一百七十萬兩,這樣下去怎麼成?再者說了,土木堡的時候,數十萬大軍的開銷也不過一百餘萬,這才過去多少年,怎麼這數字就超了數倍?”

劉大夏道:“那時一石米多少錢,現在又是多少?”

葉淇爭鋒相對:“就算物價漲了,那也四百萬足夠。”

四百萬劉大夏臉都紅了,他不禁道:“葉大人,兵者國家大事,不可不慎,四百萬只怕遠遠不夠。”

葉淇冷笑:“怎麼就遠遠不夠,戶部這邊也算過,四百萬足夠了。”

劉大夏道:“平叛的事,何止是針對寧王,韃靼、漠南蒙古虎視眈眈,邊軍那邊也要適當的犒賞,除此之外,還要提防各地的亂黨,現在打仗和從前打仗已經不一樣了,皇上那邊的意思是,儘量不要徵募民力,改徵為僱,這又是一大筆開銷是不是?”

葉淇語氣平淡:“你既然要說,那麼我便不妨問問,兵部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