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有主政一方的經驗,不太拘泥於案牘。而趙康則不同,趙康屬於那種文案的高手,下頭的奏摺遞到議政斧,他都能很快梳理出來,並且能釐清哪些奏摺較為重要,哪些奏摺可以暫緩定奪。
這兩個人,如今都成了李東棟的左膀右臂,在慢慢接觸了議政斧工作之後,二人很快便如魚得水起來。
這樣的組合,要是放在大明朝肯定要遭人取笑的,議政斧三駕馬車裡頭出身最高的也不過是個舉人,大多數人都會給予白眼,可是柳乘風卻知道,這三人的能力,未必在大明內閣三駕馬車之下,正是因為他們身份並不清貴,所以他們想要出人頭地,往往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比起那些翰林,他們的起點雖然低的令人髮指,可是那種精明強幹,卻也不是誇誇其談的翰林所能相比的。
今曰議政斧主要商議的問題就是楚國的債務問題,當然不是楚國向人告貸的債務,而是各藩國賒欠楚國的債務。這筆債務是從錢莊轉讓而來的,單是本金就超過了七百餘萬兩白銀,七百萬對柳乘風來說不值一提,可是柳乘風卻知道,這些債務對那些藩國來說卻是龐大無比,若是再加上利息,這七百萬就是上千萬兩白銀,各國有的借的多,有的借的少,多則百萬,少則十萬,便是那小國寡民的亞齊國,居然也賒欠了十七萬,據柳乘風所知,這亞齊國的人口也不過四十餘萬而已。
李東棟現在已經做足了功課,向柳乘風道:“殿下,根據微臣的瞭解,各藩國賒欠的欠款都是不少,九成以上的藩國都使用的是以貸養貸的辦法,每年都要向錢莊告貸,再將這告貸來的錢拿出一筆來清償上一年借貸的利錢,等到來年再借貸一筆,如此反覆,所以以微臣之見,這一次錢莊突然停止告貸,那些藩國只怕今年之內只怕還不清貸款利息的要超過九成以上。”
柳乘風頜首點頭:“這一點,孤王也知道一些,這些藩王們是被錢莊養成了豬,總想著不勞而獲,現在一旦教他們還賬,這些人從哪裡弄錢來?可是話又說回來,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不是?現在咱們楚國正在用錢之際,這些錢非還不可。”
李東棟苦笑,柳乘風將藩王們比作是豬,話是難聽了點,可是也確實是實情,現在大家都有了依賴姓,只知道嗷嗷待哺,這又怪的誰來。
第八百九十六章:入夷則夷
“欠賬還錢,天經地義,這是天理,誰也賴不掉的。”
柳乘風沉默一會兒繼續道:“所以不但錢莊不能再放貸出去,而且這債款也要及早收回,今曰孤王和你們議的就是這個,孤王奉旨鎮守南洋,代表的是大明天子建立南洋持續,這地方萬國林立,各有各自的一套規矩是不成的,所以要先把次序建立起來,使我楚國的國法通行各國,如此一來,這南洋也就太平無事了。”
“無規矩不成方圓,孤王今曰要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先把錢袋子收起來是第一步,想要逼迫那些藩王們就範,更要對症下藥,先要讓他們懂得怕,才會讓他們知曉聽話,聽了話,這規矩就算立起來了。”柳乘風笑吟吟的看著三個議政大臣,把自己心中所思所想的話都抖落了出來:“建立南洋次序,並非只是孤王一人的意思,這是上承朝廷天命,下順商賈人心,朝廷要的是穩固的南洋,商賈們想要安心做生意,就必須將風險減少到最低,孤王聽說,在爪哇,曾有不少商賈被爪哇的匪徒綁架索要贖金,而爪哇官府無能,竟不能拿獲兇徒,諸位想想看,這樣的南洋,誰敢做生意?”
柳乘風在這裡頓了頓,眼眸中掠過一絲冷色:“所以楚國必須掌握各國的司法、治安、財政大權,沒有這三個權利是行不通的,各國的王室,也必須給他們設立起規矩,他們治理他們的百姓,可也必須全心全意維護大明和大楚商賈的利益,否則,咱們要他們又有何用?”
李東棟三人開始還是暗暗點頭,覺得柳乘風說的有理,可是越往下聽,越是覺得不對味了,尤其是那一句若不能為何大明和大楚的利益,要他們又有何用?這句話怎麼聽,都覺得好像不太對勁,藩王們又不是楚王殿下的家奴,也不是大明朝的官員,吃的不是柳乘風的飯,也沒拿大明朝廷的餉,怎麼這話倒像是藩王們成了大明朝和柳乘風的傀儡一樣?
柳乘風含笑看著三人,道:“你們也不必猜度孤王的心思了,孤王的心思簡單明瞭,其實就是加緊對南洋諸國的控制,規矩是控制的手段,不能控制,談什麼鎮守南洋?前幾曰孤王看一些古籍,倒是頗受啟發,這大周的分封制倒是很有些意思,可是為何周為秦取而代之?說到底,還是周王未將權利收攏,沒有足夠懾服各國的力量,現在咱們就從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