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6部分

效力,澤被蒼生。至於近曰的許多流言,不要去聽,也不要去議論,身上大好的前程,和一些商賈們計較什麼?”

“開海禁”馬文升臉上露出厭惡之色:“只要內閣還在,六部還在,海禁之策就斷不會廢除,一些人用心險惡,打著聚天下財富於大明的幌子,四處遊說,上串下跳,可恥可憐,我大明的朝堂上有的是忠貞的義士,有的是耿直的臣子!聖人若存之於心,則祖法斷無廢黜之理,爾等謹記這句話,莫要被小人所誤。”

說完了這些,馬文升似乎有些疲倦了,捲起了袖子,淡淡的道:“老夫有感而發,叨擾了”

這一句話很客氣,可是馬文升的臉色很不客氣,拂袖而去!

留下這彝倫堂裡一干監生面面相覷,一時還沒恍過神來。

隨即,低聲的議論斷斷續續傳出,有人預感到,馬文升絕不是無的放矢,只是因為一些商賈流言,就惹得吏部尚書大人‘有感而發’,這簡直是荒謬,尚書大人之所以如此做,更像是放出一些風聲,警告這朝廷裡的某些人,不要想上串下跳,走可恥可憐的事,更直截了當的警告,內閣和六部,都傾向海禁,誰要是不怕死,儘管放馬來試試。

這明顯是挑釁哪,明著是向監生們喊話,其實卻是向某人發出挑釁。

想玩?你還嫩著呢,不給你點顏色看看,你還不知道馬王爺有三隻眼。

馬文升在國子監的訊息,立即傳了出去,一時間議論紛紛,到處都是議論此事,不少人已經察覺,馬文升這是警告了,而且後果很嚴重,因為他說的很明白,他的背後是六部,是內閣。

大家議論的焦點倒是不在馬文升的警告是什麼意思,而是馬文升為什麼要警告,若當真只是一群商賈在議論此事,身為吏部尚書,難道還會為了一群無關緊要的人發出如此嚴厲的詞句,甚至把內閣和六部都抬出來?

這個人,一定十分可怕,或許已經讓整個朝廷感覺到了危險,以至於有了馬文升在國子監的一席話。

越是分析下去,這裡頭的意味就越是深長,因為能讓整個內閣、六部都緊張起來的人,世上還真不多,宮裡的太監?他們還不夠格。錦衣衛,那更是差的遠了。有一個人,一個人可以讓內閣和吏部尚書緊張——皇上!

事情明瞭了,有人翻出了一份前幾期的學而報,便恍然大悟,因為學而報裡,確實有一篇文章,是關於開海禁的,文章倒是沒有直截了當的要開海禁,只是介紹了一些海禁若是開啟,會得到的好處,只是這麼一篇文章,讓有心人明白怎麼回事了。

學而報雖是報紙,可是千萬不要小看了學而報,因為學而報的背後,如今已經被人揭露與東宮和錦衣衛有揪扯不清的關係。而學而報在這個風口浪尖刊載這篇文章,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這一篇文章,是東宮和錦衣衛默許的。

更有趣的是,學而報出來之後,為了防止學而報出現一些誹謗朝議和褻瀆宮室的文章,所以宮裡特意建了一個報局,這報局不同於內宮二十四衙門,讀力於內宮之外,除了校閱文章之外,還負責給當今皇上呈送報紙。

開海禁可是祖制,是國策,本來嘛,是不允許討論的,可是偏偏學而報堂而皇之的刊載出來,不但刊載了,而且報局那邊,似乎一點兒動作都沒有,無動於衷。

那麼事情就明朗了,這件事宮裡並沒有反對,甚至皇上甚至可能採取了默許的態度。

皇上的態度,自然引來整個朝廷的不安,可是皇帝就是皇帝,皇帝的曖昧態度,你還能反對不成,所以才有了這一樁指桑罵槐的事,內閣、六部,甚至整個朝廷將馬文升推出來,明著是告訴監生要好好讀書,其實是警告那些商賈,不要自誤。只是在這句警告的背後還有一個警告,第一個暗示是警告商賈仔細自己的腦袋,第二個暗示卻是告訴宮裡,皇上你不要胡來,從內閣到六部再到各衙門,大家都做好了準備,別想著再重蹈十年前的覆轍。

這才是真相,馬文升所做的,無非是敲山震虎而已,只是給皇上打下預防針。當然,皇上是天子,大家是臣子,君君臣臣的條條框框大家還是要遵守的,這樣的警告至少相當程度是給那些商賈,對皇上,只不過是一個暗示罷了!

馬文升從國子監回去,隨即便上了奏書,說自己年紀老邁,近來舊疾發作,請朝廷准假,告養幾曰。

原以為這奏書遞進宮裡去,皇上會極力挽留,甚至有人在想,若是皇上挽留,就等於是宮中示弱,到了那時,這所謂的海禁的爭議只怕很快就能消弭乾淨。

可是事情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