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6部分

然沒有批准,卻已經讓他回家養病,內閣的事,都交由了李東陽處置,至於皇上如今也已經病倒了,現在整個京師已經亂作了一團。”

朱宸濠露出喜色,狠狠一拍大腿,道:“真是天助我也,父王,咱們的時機到了。”

朱覲鈞卻是冷著臉,搖頭道:“這還早著呢,你當真以為,現在是最好的時機?哼,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咱們在江西一動,這京師的亂局就會頃刻之間遏制下去。”

朱宸濠一時閃露出失望之色,不過也覺得朱覲鈞的話未必沒有道理,現在京師裡亂作一團,中分紛紜,朝廷百官們也彼此在攻訐,甚至有人對皇上的行為覺得有些不滿,可是一旦寧王這邊出了什麼事,只怕整個京師就會立即抱成一團,大明朝的官雖然沒什麼品姓,可是這種大是大非的事,還是分得清的。

朱覲鈞道:“雖然咱們還得繼續隱忍,可是劉健這一去,內閣就有了空缺,否則單憑李東陽和謝遷二人,不足以擔當重任。以父王看,陛下必定會讓一人來取代劉健。而父王打的也就是這個主意。”

朱宸濠不禁問:“父王以為,誰最有可能入閣?”

朱覲鈞笑道:“馬文升資歷尚淺不足以擔大任,劉大夏人都不夠穩重,也挑不起這樑子,父王算來算去,也只有一個劉吉了。”

“劉吉”朱宸濠瞪大了眼睛,差點兒沒有噎死。

劉吉是什麼人,那也是大明朝最出名的一個人物,論起資歷來,這整個朝野也沒有一個比他更老的,此人在成化年間就入了閣,這位官至大學士、內閣首輔的仁兄,在成化年間尸位素餐,精於營私,屢遭諫官彈劾。但他靠逢迎皇帝、勾結宦官,排擠打擊彈劾他的人,地位居然是穩如泰山。人們奈他不得,所以當時人們說內閣三成員萬安、劉吉、劉翊是“紙糊三閣老”,就是說在成化年間的時候,這位劉大學士什麼事兒都不做,蹲著茅坑不拉屎,跟紙糊的沒有什麼區別。

可是若誰要是敢說劉吉是個昏官那就錯了,此人一點兒也不昏,反而很有能力,等到了朱佑樘登基,劉吉一下子就變得無比精明幹練起來,以至於連朱佑樘對他都不禁佩服不已,什麼事到了他的手裡,都能辦的妥妥帖帖,絕不會出差錯。

若是單論能力,這劉吉只怕還要在劉健等人之上,這也是為什麼朱佑樘繼位之後,剷除了不少成化年間的殲臣,卻是偏偏將這位劉吉留用了下來,讓他一直幹到了成化五年,而當時的劉健等人漸漸已經完全熟悉了政務,才一腳把劉吉踢開。

這位劉大學士其實也算是悲劇人物,一朝天一朝臣,雖然是臉皮厚比城牆,最後也不免致仕的下場。據說當時他致仕的時候,京師裡不少人家都燃放了鞭炮,比過節還要熱鬧。這主要是劉大學士實在是有點兒太不要臉,是人都看不過去,大明朝的閣臣本來都是要幾分面子的,偏偏他不要,反正只要能繼續做官,他是什麼事都敢做,當時的朝廷彈劾成風,言官也喜歡管閒事,劉吉這種人自然成為了言官們的主要攻擊物件,可這位仁兄心理承受力好,言官說了什麼權當沒有聽見,所以江湖朋友送他一個雅號“劉棉花”。何意?棉花者,不怕彈也!

現在劉健倒了,李東陽和謝遷都是偏才,若論起縱覽全域性來說還差了火候,其他的官員不是資歷不夠就是水平有限,因此朱覲鈞相信,賦閒在家的劉棉花只怕此時有機會起復了。

他朱宸濠含笑道:“劉吉素來與劉健等人不睦,後來劉健對他取而代之,此人更是懷恨在心,此時若是讓他入閣,只怕這內閣裡頭可有熱鬧瞧了,有劉棉花在京師,可抵父王十萬精兵。”

朱宸濠頓時瞭然,不禁道:“就怕宮中未必會想起劉吉來。”

朱宸濠淡淡一笑,道:“會的,陛下這一次是動了真怒,只怕已經對百官們生出不滿了,此時正需要劉吉,既可以為他分憂,同時也可以藉助劉吉來平衡朝中的劉健餘黨,不出三曰,劉吉必定入閣。”

第四百一十章:厚顏無恥大學士

朱宸濠聞言,頓時大喜。

劉棉花這個人,人所共知最是利益燻心,此人很有手腕,可是對權利很是熱衷,當年劉健取代他為內閣首輔,想必此人早已懷恨在心,再加上他從一個首輔重新入閣,按資歷來說,他應當排在內閣第一位,可是實情卻又不同,畢竟上頭還有個李東陽和謝遷,這二人素來不與劉棉花為伍,劉棉花入閣,肯定會挑起腥風血雨。

對朝廷來說,若是內閣不穩定,或者說閣臣相互拆臺,那弘治盛世只怕也就完了。

大明朝的內閣大臣們能躋身入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