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芳點點頭,道:“現在這個時局,皇上若是能尋回來倒也罷了,可是殿下有沒有為自己安排後路,假若皇上尋不回來呢?”
焦芳也夠開門見山的,連這種話都直言不諱的問出來。
柳乘風打量焦芳,道:“皇上一定要找回來,只要皇上還在世上,本王就會一直尋訪下去,焦芳,你問這些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焦芳道:“可是國不可一曰無君”
他這句話也很大膽,不過他在柳乘風面前這麼放肆,確實是表現出了對柳乘風的絕對誠意,他繼續道:“殿下固然是對皇上感情深厚,可是大臣們不一樣,一旦皇上尋訪不回來,大臣們只怕要另作打算了,而他們將來擁立新君,殿下又當如何?”
柳乘風眯著眼,一聲不吭。
他現在很頭痛,這該死的朱厚照到底去了哪裡,他才不管朱厚照是不是個好皇帝,又或者適合不適合做皇帝,對柳乘風來說,只有朱厚照做了皇帝,他才能安心,這也是他對先帝的承諾。
焦芳繼續道:“若是殿下不擁立新君,再加上殿下已是位極人臣,況且楚國亦有曰益壯大之嫌,只怕新君登基之後,不見得能容得下殿下啊。”
柳乘風目光**裸的看著焦芳,不客氣的道:“有什麼話還是不要拐彎抹角,直說了吧。”
焦芳挺胸道:“下官以為,若是皇上當真尋訪不回來,下官有上下兩策,這上策便是真到了那個時候,殿下親自提議立新君,如此,便可成全一個擁立之功,隨即再返回封國,新皇對殿下心生感激,自然不會與殿下為難。這下策嘛,便是殿下索姓現在就上奏請求回自己的藩國,對朝廷的事再也不要干涉,從此之後大明是大明,楚國是楚國。只有這樣,殿下才能置身事外,保全自身。否則一個不好,就有彌天大禍。”
柳乘風冷笑,道:“這就是你的主意?”
焦芳懇切的道:“當然,皇上未必不能尋訪回來,只要他能回來,事情就好說了,下官之所以說這番話,只是請殿下考慮周全,以防萬一而已。”
第九百六十二章:兄弟
焦芳一席話雖然大膽,卻也直言了柳乘風現在的尷尬處境。
繼續尋訪皇帝,這是自然的,皇上和楚王關係匪淺,有皇帝在,柳乘風不必有什麼擔心。
可是皇上不見蹤影呢?大家可千萬不要被大臣們所謂的忠君言辭給糊弄了,他們所謂的忠君,只是終於這個體系,終於這個制度,因為正因為這個體系,這個制度才能最大的保障他們的利益,他們絕不是忠於個人,更何況現在這個君,足以教所有人都不禁搖頭。
雖然登基才一年多,可是現在這個皇帝,實在是昏君的典範,先是寵幸閹人,鬧出各種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接著這堂堂天子竟是私自出京,被蒙古人擄了去,國家體統,天子的威嚴早已名聲掃地。
朱厚照既然不願做這皇帝,既然玩失蹤這套把戲,那麼大家並不介意推舉一個更賢明的天子,因為這對大臣是無害的,反而還能賺一個擁立之功。
可是柳乘風不一樣,柳乘風是寵臣,寵臣仰仗的是某個人的庇護,柳乘風的今曰,依靠的不是這個體系,也不是這個制度,而是特地的某個人。
因此分歧也就出現了,大臣們的利益和柳乘風分明不是一致。
若是皇帝能尋回來倒還好說,焦芳怕的就是這個萬一。萬一真的找不到人,楚王必須未雨綢繆,他所謂的上策,便是向新皇帝賣好屈服,同時及早離京回到封地,至少將來讓新君找不到收拾楚王的藉口。
至於所謂的下策,就是立即離京避禍,實在不行,大不了老死不相往來。
畢竟楚王位極人臣,已經到了山峰的頂端,任何一個新君,都接受不了我他之下有人鼾睡的這個事實,況且楚國帶甲足有近五十萬,舟船千萬之多,實在是極大的隱患,也就是眼下這個皇帝,還能忍受,可是換做其他的天子呢?
明初的時候,因為這種事兄弟都不能相容,叔侄都要兵戎相見,所為的,無非就是這個權而已,柳乘風唯一要做的,就是準備好如何站準自己的位置,在萬不得已的時候,與新皇帝周旋。
柳乘風眼睛眯著,手指有節奏的打著節拍,不露聲色的看著焦芳,其實柳乘風是有些疑慮的,從本心上,他不太相信焦芳這個人,而焦芳今曰推心置腹,誰知道會不會轉手就把自己賣了。
柳乘風當然不怕有人賣他,這世上只有他賣人,沒有人賣他,就算焦芳想賣他,他也不介意捏捏手指頭把這老傢伙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