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01部分

紛紛彈劾丁一沒穿制服是如何大錯特錯,引經據典,口水橫飛。彷彿丁一沒有穿制服的這件事,簡直就是滅絕人倫、罪大惡極到得凌遲處斬一般。

丁某人開始一時有點沒回過神來,不過到了這時節,卻就明白了,不是這位御史鐵骨錚錚不畏權貴,而是朝廷大佬的授意,讓他這麼來挑起話頭,也可以視作是于謙、王翱代表著士大夫階層利益,要求這搞官紳一體納糧、收商稅的丁某人,履行先前的承諾,退出朝廷中樞,回廣西去自己玩自己。

“有何不妥?”龍椅上的英宗卻就開口了,他全然沒有剛剛復位,照顧大臣情緒的想法,“在韃虜營中。如晉一人一刀護一旗,便是這麼一襲白衣,生生於韃虜之中殺出了一個阿傍羅剎的名頭來。”這是純為朋友撐腰瞎扯吧。丁某人當時土木堡也好,貓兒莊也好,都是穿著八品官袍,內著雞胸甲。

而首輔陳循也出班奏道:“事急從權,正值堪難,臣以為下不為例便好。”

老王直似乎是鐵了心要捧殺丁一,也顫顫危危出班奏道:“老臣以為。丁總憲有魏晉之風……”

那邊武將列中,石亨本來就看于謙不爽,此時卻也就出了列道:“臣以為。若不合於禮,請聖上賜丁總憲白衣不冠上朝之殊榮!”他為的不是給丁一抱不平,而是要開始為了奪門之變這件事,開始邀功請賞了。

而這一夜適逢其事的五軍都督府的都督、同知。看著石亨出頭。這些人或者不通文墨,但對於宦海的關節和時機,那體悟可是透澈得要緊,立時也紛紛出班,來為丁一陳情,說得丁某人不穿制服來上班,跟天經地義一樣,不但無錯。還得賞,重賞之下。天下忠義之士,才會向丁某人學習,前仆後繼,效忠吾皇。

于謙和王翱就皺起眉頭了,有著這麼多支持者,恐怕……不,幾乎可以確定,丁一必然就不會履行先前的諾言了!看老王直吧,老到真的精力不濟,要搞另一個尚書來幫掌部務,他還死賴著不肯退休呢,別說丁某人二十來歲,這時又有這麼多人支援,而且皇帝明顯也是支援他的。他們兩人相互對望之中,都看得出對方面上深重的擔憂,因為把搞官紳一體納糧的丁一放在京師,放在大明的中樞之地,絕對不是好事!兩人一咬牙,準備再行彈劾之際,卻就聽著一個聲音響起:“臣之所行,不合於禮,願受處罰。”

讓很多人沒有想到的,是丁一居然微笑著上前開口:“國家法度,自當遵從,若可無視律法而赦免,則也可無視律法而加罪,若如此,普天之下,上至高官勳貴,下至平民百姓,人人惶惶不可終日也!臣因今日之錯,請辭去都察院左都御史、安全衙門大使之職;關外事了,幸不辱命,今署督大明第二師軍務事之職,應也於此交旨;雲遠之地已暫趨安定,故督雲遠、雲南、貴州等處軍務事,兼理糧餉之職,也一併交旨,請聖上擇良臣出任雲遠布政使司及設都司等事;大明現需休養生息,四海大都督府之艦隊,也暫無法曬裝艦炮,故四海大都督府現時所行,不過巡視東南、西南海域,打擊海盜倭賊……臣為國被創甚多,實心力交竭不能視事……薦西海艦隊統領黃某署理四海大都督府事……臣乞還骸骨!”

丁一不單請辭,不單是按著先前答應于謙的條件請辭,而且還將先前所說要保留的四海大都督府之職,也一併辭了。他要乞還骸骨,二十四歲,已經第二次乞還骸骨,申請退休了!

奉天殿一時間靜了下來,真的是誰也沒有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

英宗在龍椅上一下子站了起來,一把推開要推他的曹吉祥,行落搶到丁一跟前,握著丁一的手,極為憤怒地說道:“如晉!汝安能棄朕而去!汝安可棄國而去!朕不許!不許請辭!”甚至英宗還引經據典,“唐太宗有不允世南之辭,今日朕亦不允如晉之請!”

他所說的世南,是指虞世南,《新唐書。虞世南傳》:“時世南已衰老,屢乞骸骨,不聽,遷太子右庶子,固辭,改秘書監,封永興縣子。”說的就是虞世南年老申請退休,唐太宗不同意他的請辭。

丁一笑著搖了搖頭,對英宗道:“聖上,今聖天子還位,文武大臣無不得力……臣在中樞,實非必要……且臣性跳脫,好作奇思,若事成自是功倍,若事不成,則遺禍甚大,實不宜居於中樞……況自古便道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臣為國事奔波經年,幸能苟全性命,望皇帝垂憐賜還。”

在旁邊的王翱聽著,臉上不禁變色,等到丁一說罷,他在邊上不顧英宗在前,自是對丁一長揖而下,嚇得丁一連忙也長揖還禮,王翱卻是說道:“老夫小看天下英雄輩!先前卻是以小人之心置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