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0部分

楊善翻了翻白眼沒有再說下去,直至行了幾步,看著石亨沒有跟在上來,還在原地喃喃自語,才回身扯了他一把,無奈對他道:“唐雖盛,但於常論,一般也就是到碎葉,老夫方才提到的疆土,當時也只維持到十數年的,老夫是說,若丁容城喪心病狂的話,可以一路打到波斯都護府,都可以說是舊土。”

石亨聽著楊善的話,方才清醒了過來,但在他心裡,卻在轉著另一個念頭,他慢慢下定決心,明年兵演,一定不能墊底!因為聽著丁一的話,又聽著楊善的掃盲,他突然發現,丁一奪門那夜說過的,跟著他,要當藩鎮也是可以的,若丁一真的打過去,別說去到什麼波斯都護府,只要真能打到碎葉,朝廷不太可能在那裡置州縣的,那麼真的是有可能弄出藩鎮啊!

想到這一節,他的心就火熱起來。

軍頭和文臣的心思不同,特別是石亨,他和楊善所追求的東西,是不一樣的。楊善想的是如何在京師中樞拿到權勢,入閣也好,主持部務也好,就是他的目標,就算他只是秀才出身,畢竟終究是士大夫階層;石亨想的可不是這樣,軍頭期望的,當然就是有自己一塊地盤,然後開府,可以不用和地方官吏衙門扯皮,自己說了算的藩鎮,也就是國中之國。

在這一瞬那之間,他就有了決定,不論其他軍頭怎麼打算,他是決心不與丁一扛了。

愈近了那臺子,看清了臺上那個年輕、挺拔的身影,丁容城的身影。

他發覺自己心中一點也不介意跟隨著這個年輕人,只因跟隨著他,便是最大可能,成就自己的藩鎮之夢!

第七章辭京(十)

當楊善和石亨擠到跟前的時候,並沒有上去打斷丁一的講演。非不為,是不能也。丁某人有一點很難能可貴的,不單是他分得清什麼是自己所願意的,而什麼是對的,更為重要的是下定了決心之後,他的執行力很可怕。所以當他在雕溝頓悟之後,再也沒有跟以前一樣,自認有槍在手,天下去得,要什麼護衛?

而現在除了和陳三一同出關去接替丁如玉的二百騎之外,充任他護衛的是八百都音部落騎兵、利刃、山地物種大隊,近乎二千之眾,相當於一個警衛團了。而在丁一的指點下,他們的護衛工作對於這個年代來說,是做得很到位的,楊善和石亨等一眾軍頭,根本就不可能接近臺邊,遞上名帖之後,也讓能隨利刃大隊的軍兵在邊上等侍。

所幸丁一的講演,也已接近尾聲:“……工業化!學生南下之後,將會努力推動工業化的程序,若說騎戰非我等農耕民族所長,那麼就用鋼鐵,就用火器,去捍衛大明的疆土……任他狄夷騎射如何,我大明有鋼鐵,有熱血,只要有著足夠多的鐵和血,更能讓敢於犯邊的狄夷,在火銃的齊射裡消亡!”

丁一極為淺白的講演,在場的民眾不需要那些讀書人來講解,都能聽得明白,就算不知道什麼叫工業化之類的名詞,聯絡上下,大約也是可以意會的。而在這時,人群突然間就自發的分開了,卻是有人喝著:“聖旨來了!快讓開。讓天使過來!”、“爺爺有旨意給先生了!大夥快讓讓!”一開始是潛伏在人群裡維持穩定的天地會成員在叫喊,然後是廠衛的人等也開始站出來維持秩序。

聖旨對於丁一來說,一開始並沒有什麼出乎意料。不外就是除了被景帝所廢的汪皇后不願隨景帝南下之外,英宗將當年宣宗包養景帝生母吳賢妃那外宅賜予她居住;而景帝和他的母親、妃子都打發南下,由四海大都督府看管。

但緊接著旨意,就讓丁一有些驚愕了,因為英宗下旨,由忠國公總督四海大都督府、安西大都督府軍民事,兼理糧餉。這很恐怖啊。軍民事,就是跟節度使一樣啊,如果說四海大都督府除了跟阿拉幹王國租借的港口之外。也沒什麼地盤,倒還罷了,安西大都督府,可是有著原本三衛的地盤啊!

丁一接了旨之理。下意識仔細看了一番。確認是部議之後,內閣票擬出來的,不是英宗一時興起發的中旨,不由得有些感動了。誠然關外之地,朝廷是不太有興趣的,開國兵鋒強盛之際,也沒怎麼認真去置州縣,就是打老實。別來為禍華夏就好,所以朝廷的大佬。才有可能放手,要換成兩廣或是雲遠,哪怕再邊陲、再貧窮,也不可能松這個口,讓丁一總督軍民事的。

但英宗要說服於謙和陳循那些朝廷大佬同意下這樣的聖旨,必定是做出不少讓步和折衷的。這完全是不消說就能想得到,而對於邊上等著的石亨來說,他的心卻又更為熾熱了,普通民眾聽著這總督兩大都督府的軍民事,那是覺得皇恩浩蕩,但石亨卻注意那八個七品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