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8部分

這些年來,也就是這一年之間,如晉的大明第一師最有進展!光復州府不難,難的是侯逆捲土重來之禍,大明第一師所光復之地,便無侯賊再陷之禍,大明第一師,是決計不能動的了。”

丁一半句話也沒有說,只是在心中冷笑,這是解兵權解上癮了麼?先把丁如玉的兵權解了,這麼快就看上廣西的大明第一師了?不過丁一當然不會去質問:不是說了永鎮廣西麼?

指望皇帝守信用?那絕對是天下第一蠢蛋了。要不然的話,丁一也不用折騰立憲了。

論起景帝對丁一的好,也有不少很不錯的時候,問題就是這玩意不安穩啊。

“如晉,大明第一師是卓有成效的,現時不能調大明第一師到雲南,朕便委卿,在雲南以先前平叛諸部,組建大明第二師!若是軍兵不濟用,須另募新軍,也按卿的章程來,只是軍糧卻便只能按著邊鎮的餉糧,無法按著大明第一師的錢糧來辦。”景帝誠懇地對丁一說道。

邊鎮的軍糧並不比大明第一師拔的更少,至少在賬本上的數目字來看,還要更多些。但是,大明第一師是沒有“火耗”也沒有“漂沒”這些陋規的,也就是說,該一兩銀子,該一斤米,到了大明第一師接收錢糧時,就是一兩銀子一斤米。但其他諸鎮都不是這樣。

漂沒,是眾多官吏發財的辦法了,大明第一師的漂沒其實也是存在的,畢竟不計貪汙,把錢銀運到廣西,也是需要民夫的吃用等等,只不過是由朝廷來支付這一筆費用罷了。

丁一心裡頗有些吞了死蒼蠅的噁心,這年頭貴州已經從雲南劃出來了,雲、貴就是在大明版圖西南好大一片的疆土,北邊是四川,南邊是廣西,東邊是湖廣。好了,丁一怎麼折騰?一個是內陸,不可能和廣州府一樣有港口,可以從海路來支援糧食、工匠、機械等物。

而且就算到了現代,貴州和湖南、廣西接壤的地方,也是各種苗族自治縣、土家族自治州、侗族自治州、布依族……之類的,這地形可想而知,絕對不是中原地帶,連廣東、福建都要經它好上許多,至少還靠著海,現在丁一的船隊,怎麼也算沿海水面的霸權。

鋼鐵怎麼弄?火藥怎麼弄?有沒有河流可以給水力機床提供動力?要是沒有,糧草、軍械怎麼來?四川是不用想了,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這基本是個人都知道的了。就是湖廣、廣西接壤的地方,地形都是很差的,運輸成本那不是一般的飈升,組建大明第二師?

“雲南不同於廣西。”丁一想了想,還是覺得有必要攤開說,這玩意真的是不好當接盤俠,“大明第一師之所以能成軍,主要是有廣東沿海可以走海路運輸,又有東江、西江流域的內河,可以在初始之際運輸軍械等物……雲南那邊,地形更為複雜,恐怕就麻煩了。”

但這時候景帝卻提出一個問題,聽了這個問題之後,丁一就什麼也不想說了,因為景帝開口問道:“如晉自請督雲南,想來縱有千般難處,也難不倒朕精忠報國、勇冠三軍的御弟!”

丁一不想再說,唯一的原因,是因為不好罵粗口。

第一章伴君如虎(八)

還有什麼好說呢?丁一會自請督雲南,那是因為密旨上,景帝要求他這麼做,現在景帝卻以請督雲南來套丁一,真是於這件事再多說一個字都是浪費表情了,這根本就不是奏對,也不是商討軍機,而是不論如何都要丁一去揹負的事情,弄清楚了這一點,再說就是乞憐了。

丁一向來沒有乞憐的習慣,所以他點了點頭,對景帝道:“臣遵旨。”

景帝很高興,依著舊例,賞了許多御用的東西給丁一,並且高興得有些失態了,好幾次說道:“大明有御弟在,安教有患矣!”這真的不太象話,不說丁一就算真的達到這高度,是否皇帝應該這麼說——事實是丁一併沒有達到這高度啊,這話把孫鏜、石亨等將帥置於何地?

但他說了,還說了幾次,儘管每次他都話一出口就發覺不對,岔開話題掩飾過去,但很明顯絕對就是興奮之下的失態了。丁一覺得氛圍有些怪異,但他也沒有放在心上,匹夫之怒,街坊混混潑皮,會因為一句半句話而拔刀相向,到了丁一這個層面,不在於說錯說對一言半語就會引發什麼不可挽回的後果,重要的是實力,若是實力夠了,說錯改回來就是;若是沒有足夠的實力,就算沒有錯,總歸別人也能教他行差踏錯。

因為聖旨上就是要求丁一今日離京赴任,按著軍報看,似乎雲南的戰事也真的不容丁一耽擱,所以景帝也沒有在這場面上的奏對花許久的時間。大約半個時辰左右,就教丁一回去準備啟程赴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