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怎的關外信使一來,卻就教丁總鎮出宮,更為出奇的是出宮之後,點了親兵便出關去了,這信使,到底是為何事而來?”石亨知道楊善在宮中也有自己的門路,數朝元老,混得再不好也有許多香火情分,何況楊善這人極能交際的。
楊善飲了茶,只對石亨說:“侯爺不如去問問曹某?”他指的是太監曹吉祥,也是參與立憲秘議的人員,和石亨一同掌管著團營。楊善的意思,是說問宮中事,應該去找曹吉祥才對,怎麼會去問到他頭上?不論他有沒有訊息,楊善都不打算來當這樣的二道販子。
除非他覺得有必要洩露出宮中的事務,不然的話,他更願意撇清干係。
“某孟浪了,思公莫怪。”石亨也聽得出楊善的不滿,他素來知道楊善的本事,所以連忙道歉,而後方才說,“安西都督府於兀良哈,正是兵強馬壯,丁總鎮御下極嚴,以致前方朝廷派出將官都不能號令;牧民又仰慕丁容城和丁總鎮,稱之為阿傍羅剎和結縛羅叉私……”
到底是什麼的事,才值得丁如玉一出宮,就馬上點了親兵賓士關外去?到底又是什麼事,能讓本來隱約打算以丁如玉為質的孫太后,不得不讓丁如玉出宮視事?這年頭通訊很不發達,就算石亨在軍中有著眾多親信耳目,要把關外的事務傳回京師,總也得有些時日的。
這便教石亨感覺摸不著頭腦:“便是韃子三五萬人去攻關外的都司,依某看,也是打不下的才對啊!算了,今天的公文,教某速至邊關,恐有韃子犯邊,到了邊鎮,便知如何了。”要知道無論兀良哈地界,東邊的女真屬於沒開化的部落,雖然兇悍,但要聚起三五萬以上的軍力,明顯不太可能;而北邊的韃靼,名義上的大汗脫脫不花,不過是也先的傀儡,他能起五萬精兵去打仗?要是這樣,也不叫傀儡了!
第二章絕戶計(二)
下了宮鑰之後,正常來說紫禁城裡就不能出入了。李雲聰就陪著丁一在走廊裡看雪,眼看就要年關了,這風雪仍是沒有半點消停的意思。丁一看著搖頭,不知道明早城牆根,又有幾具僵硬的凍屍,聽著丁一在嘆息,李雲聰倒是擠出一句:“先生,瑞雪兆豐年,也不見得全是壞事。”差點沒把丁一嗆出毛病來。
看著這風雪,丁一所擔心的,是恐怕至少於天氣上,歷史是沒因著丁一這隻蝴蝶而發生什麼改變,小冰河氣候若是如約而來的話,在自己這一代人裡,拿下美洲和掃平大漠這兩件事,只怕是無論如何也得完成了。
這時便聽著在角落的暗哨一下子把什麼放倒在地,低聲問了幾句,卻來向丁一稟報:“先生,有個小中官,說是來找您的。說這是信物。”說著遞上來一把很明顯帶著塞外風格的小刀。儘管只有八個人,崗哨還是一樣的排表,包括丁一也在哨表上,這是丁一所堅持的職業化軍隊的習慣了。丁一看著這把刀,若他沒有記錯,那是當時在關外,從一個韃子的屍體上取下來的,看它別緻,就送給了小懷恩。
那個被暗哨扭倒的小中官,一近前來,果然如丁一所料,就是懷恩。
他的臉上還帶著淚,剛才那暗哨,本就是利刃大隊計程車兵,在緬甸丁一把他們放到叢林裡去剿滅東籲王朝的殘部,手上人命都是妥妥的兩位數怕要衝擊三位數的角色。下手哪裡輕得了?不過懷恩似乎很急,對著丁一說道:“大哥,你快隨我這邊來。”卻是明顯要避開李雲聰和那哨衛。畢竟,這對他來說,是冒著生命危險探聽出來的情報。
丁一也沒有扭捏,直接給李雲聰做了一個戰術手勢,示意他警戒四周,後者和那暗哨點了點頭表示明白,便向兩側而去。懷恩看著他們行遠了,方才小聲地對丁一說道:“丁大哥你快去救如玉姐,她只怕是有事了。十萬大軍在打安西都督府啊!”
沒有什麼三五萬的大軍,而是整整十萬鐵騎。這就是孫太后和景帝為什麼會放如玉出宮,又許她親至關外的緣故。十萬鐵騎如果席捲兀良哈區域再行南下,宣大防線也好。京師這邊也好。那就要受到極大的衝擊了,京師保衛師,韃子出動的兵力也不過差不離就這個數。
那時可是于謙早有準備,不論是兵員、糧食、防務都是在韃子軍隊集結時,就開始進行統籌好的。這麼突然十萬鐵騎前來,景帝和孫太后,如何還敢以各種假惺惺的理由扣著如玉?自然只有放她出關去,只望能抵擋一陣。以便京師這邊有所預備。
石亨這邊孫太后和景帝倒不是不願和他詳細說明情況,而是其一是不明情況。連敵軍到底有多少人也沒弄清,只是信使來報,怕有十萬騎之眾;其二便是明朝對於武將的不信任了。害怕著石亨知道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