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9部分

韓信的死亡的根源;後面是司馬遷給予韓信的評語,說他太過目空一切,連劉邦也不放在眼裡。所以景帝總結道:“功高震主,且天家最是無情,淮陰何其太痴?”韓信太驕傲,也太天真了。

孫太后聽著,眼中便流露出一縷不易察覺的失望神色,這景帝,終歸不是從小當太子養的,於這帝王之道,雖有天賦,卻還是淺薄。只不過事到此際,孫太后不得已,也只能直言指點於他了:“若如是,張良、蕭何安得流芳?”如果是因為劉邦無情,張良和蕭何又沒被殺?劉邦妒忌韓信的軍略,難道不會妒忌蕭何治國才幹?

“信拜大將軍,嘗獻策曰:‘以天下城邑封功臣’,已當死。”孫太后認為,在劉邦還沒得天下,而剛剛拜韓信為大將軍時,韓信獻策所提的這個分封建議,就已埋下了取死之道,儘管劉邦得天下之後的確就是分封諸侯。

“言及國本,縱是亦非,漢有淮陰,而宋有武穆,雖柱石,亦難全。”她認為韓信涉及到了國本,國家的體制,要分封也好,要行郡縣制也好,不是韓信該說的話,就和宋代的岳飛一樣,涉及立儲的事宜,也是言及國本,所以這兩人儘管是國家柱石,也難以保全。

她指了指那份摺子,對景帝說道:“如晉自律,拓土而請派流官;鑄利刃鉤鐮槍,不敢私賞軍士,而租借於朝廷,再由朝廷下派予軍士;沐氏有女慕之,如晉不敢流連……功雖高,不震主。”這是孫太后對丁一的評價,主要就是打下地盤之後沒有認為那就是自己的私產,也不在軍中收賣人心,也不敢和勳貴聯姻,所以,雖然功勞大,但並不危及皇帝。

景帝聽著,緊鎖著的眉頭便漸漸展開了,又與孫太后閒話了幾句,便要辭了去,丁一這事有了孫太后給他分析,只覺心頭一鬆,卻就想去看看他那生病還沒好起來的兒子,但孫太后卻叫住了他:“今後莫要如此。”

“是,不該教母后為兒臣擔憂。”

“身為天子,當斷則斷,若不能容,莫須有!天,塌不下來。”孫太后惱火的是景帝沒有決斷力,作為皇帝,因為臣子的功高,而苦惱成這樣,如果容不下丁一,以“莫須有”殺了又怎麼樣?天就會塌下來麼?莫須有,就是不必有、也許有,正是宋高宗殺岳飛的理由。

“兒臣謹記母后教誨。”景帝行了禮便辭了去,匆匆往太子宮中而去。

其實,或者是景帝不願殺丁一?當他坐上鑾輅,卻冷然一笑,莫須有,他哪裡需要孫太后來教他?只不過如果以莫須有殺了丁一的話,那麼他將失去朝廷之中,許多大臣的支援,他深知自己比不了太祖、成祖,到彼時,那麼他就是倚靠孫太后,以勳貴的勢力,來壓服朝局了,這絕對不是景帝願意看到的局面。皇宮,向來是天下最骯髒的處在。

而將要回到京師的丁一,卻不得不面對景帝的各式試探,乃至孫太后為他織就的網。

第一章溫柔鄉(一)

西海艦隊到了天津碼頭的時節,雪下得頗急,離著年關已不足一旬,丁一下船之際,卻很無情地對黃蕭養吩咐道:“去舊港,若婆修驃戰敗,即誅之,再誅阿里漢,爾與馬文升扶一國王登位便是,舊港之光復,待明年三月以後再計較;若戰事膠著,難分勝利,則以陸戰隊,於戰局之中做一到兩次突破,然後撤出戰場,仍由婆修驃手下補充第一團去戰。”

黃蕭養聽著略一思索,卻就問道:“陸戰隊進入戰場,是為誇耀我軍武功,以顯得婆修驃條友仔無鬼用?一哥,沒錯吧?”丁一點了點頭,他正是這個意思,黃蕭養想了想又問道,“若果大捷,又如何?”他知道丁一所圖者大,所以擔心誤事,倒是把每個細節都問清楚了。

丁一笑道:“若大捷,便不必理會,馬負圖自有定計。”如果婆修驃能夠打得大規模的勝仗,說明至少在冷兵器軍隊之中,婆修驃手下的軍兵還是有戰力的,有戰力的軍伍,自然是必須把握在雷霆學派的手中,所以若果大捷,馬文升應該就著手在其手中軍隊之中,建立起天地會的支部了,已經開始著手轉化婆修驃麾下軍隊中的骨幹,自然就不用黃蕭養操心。

看著丁一帶了利刃大隊二百多人作為護衛,和宣旨太監、王驥、幾位主事一齊下了船,黃蕭養卻叫住了丁一,請他借一步說話:“一哥,三月如果還沒收到你寄來的信。阿養就在廣東插旗,廣東廣西那邊搞起來,海上就算只得廣東號、廣西號。運一萬兵從這裡登陸……”

“若此時還需如此,不若當年你來京師,我就和你一同去廣東插旗?”丁一聽著笑了起來,用力在黃蕭養胸膛上擂了一拳,對他道,“放心,你把你的事辦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