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這些學校喚作:“大明石碑”
而對於宮聚這種老行伍來說,儘管先前沒有見過這樣的建築,但他一眼就看出根本:“這是小城?”皆因這樣的建築,軍事意義對老都督來說,真的是顯而易見,別說學校門口還有一條環繞的水流,而裡面竟打了三口井,“若有三百兵,足以據之固守待援。”
而學生就在當地招收,適齡的男女學生都可以報名接受體驗,開始很少有人報名,儘管丁制軍給大家分田分地,明軍也很和氣,但這看著就教人生畏的建築,入學又要削髮,當地人都傳說著,這是要把孩子騙去當和尚,唸誦經書來增加這大明石碑的固不可破。
後來第一批十幾個小孩,每旬都能回家,又識了字,會簡略地算數,漸漸便使得當地人覺得,這學校卻是能使孩子學到本事的,不是把小孩弄去唸經當和尚。加上又是包吃喝包住,家中便少了一張口。所以漸漸地送孩子來學校的人便多了起來,自然,擇生的標準也就自然高了起來。
“學校和民兵這兩塊。就由你這裡主捉起來。”丁一對著送行的肥球說道,又向周玉章叮囑,“你要勇於任事,身為孟密知府,如今可是流官了,也算得平步青雲,不要再用以前土官的辦法來辦事。有什麼不懂的,就和劍南商量著來。”周玉章要比肥球激動得多,如不是丁一生生架著他。中間不知道又要跪下磕上幾次頭了。
方瑛果然不出丁一所料,接替宮聚成為雲遠的總兵官,掛平蠻將軍印,至於宮聚。則暫時沒有什麼差遣。丁一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