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楊善不罷休:“便看那徐珵拜入如晉門,原也是以知天相而聞名的,說不準,如晉是窺得天機一二?”
丁一不得不再一次疾口否認:“安有此等事?徐大人乃是進士出身的左僉都御史,丁某何德何能?敢收這等門人?楊哥,這玩笑小弟真的當不起啊!”徐珵去治水,所以升了官,據說他認為幾年後黃河會有決堤之險,主張修廣濟渠,倒是做得風生水起。
話到這裡,楊善也就止住了,然後開始談論風月世情等等,恍如方才的對話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樣,他很懂得把握一個度,每一次的試探都會進一步,這一步不大不小,恰恰是丁一所能忍受、不至於翻臉的範疇之內。
聊得差不多,便起身告辭了去,在外候著的從人給這六十多歲的楊善披上重裘,他卻回首很認真地對丁一說道:“老夫近日來,多有騎乘,若真縱馬起來,王尚德怕不是老夫對手,哈哈哈!”
“他似乎大你十來歲。”丁一不冷不熱回了這麼一句,送了楊善出去,卻就招手讓劉鐵過來,隨他一同回到書房裡。楊善的意思他明白,不外就是說自己還騎得動馬,真個有事,他絕對不是隻有一張嘴,丁某人在南京能跟王驥結盟,為何卻就不能與他楊善同進退?
他卻不知道,南京之時,丁一結交王驥,更多是為了綠礬。
只不過聽在丁一耳裡,卻就有著不同的味道。
楊善是咬死了他要幫英宗復辟的。
其實丁一早就想到這老頭兒為什麼這麼肯定了,想來,他肯定有著什麼渠道,和朱永那鎮守宣府的父親朱謙一樣,得知了密雲前衛那一戰的真相。只要知道雷霆書院學生在那一戰發揮的實際戰力,再看著丁一把書院選址在京師之中,自然就有想法。
按著雷霆書院京師分院的所知,如是八百足以與五千韃子鐵騎野戰的學子,從東安門外稍北,與禮儀房相隔不遠的這分院出發,只要殺入東安門,從東安里門一路從東長街殺過去,到了東華門口南轉,便是重華宮、洪慶宮了。
重華宮,就是南宮。
幽禁英宗的南宮。
關竅一捅就破,只要知道雷霆書院學子的真實戰力,連丁君玥這小女孩都想得明白,何況於歷經數朝,以區區秀才混到正二品大員的楊善?
第八十三章其血玄黃(六)
雷霆書院的學子,家在京師的多少是有些沮喪的,因為過年書院並不准許他們請假。入學時是簽下文書的,頗有點類如這年代,去當學徒時所籤的契約,無非就是任由書院管教,只要不是殺死,打打罵罵絕對是不相干的,自然還有就是沒有出師,無書院許可不得回家等等。
這些送孩子來的人家,絕大多數都是希望家裡能少一張口,把小孩交給書院養活,特別是女孩子,預備著給丁一當丫環的心都有了,還在意這個?再說丁一的名聲也真的不錯,沒有誰顧慮什麼的。
所以一聽不許回家,他們就有些無奈了。當然家裡人是可以來看他們,這倒也讓他們存了幾分希冀,期待家人來訪時,可以把在書院裡省下的炊餅,都捎回家去——沒錯,他們苦惱於不能回家,便是為了這個,窮人的小孩早當家,都是逼出來的。
不過這日離年關還有二旬,助教們卻就告訴大夥,這個年卻要到容城去過。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丁君玥這麼對著新生說道,“老是窩在京師,能學到什麼東西?我等還隨先生出關,見識了塞外風光,更在密雲前衛,親眼看著軍將如何抗擊韃虜……”接在又再蠱惑著,容城有著溫泉,有著遊樂場,有大大的校舍等等諸般好玩事物。
十三四歲的孩子聽著遠足,又有眾多的新奇玩藝,自然便又高興起來。
丁一又進宮去求景帝,給這京師分院的學生題上一面大旗,以期一路上沿途官府巡檢不會為難。其實也是給景帝插手書院的機會,否則的話,憑著丁容城三個字。誰真的不長眼,湊上來給他打臉?
不過景帝樂意幹這樣的事。
請他為書院題名時,他就把雷霆書院寫成:大明皇家雷霆書院京師分院。
丁一倒也湊趣,景帝去書院看看時,安排了幾個學生,說些什麼:“吾等身為大明皇家書院學子,看著天子親筆所題的校名,也該苦讀經書,將來不論做得何等營生,也當爭為翹楚。這才報得皇恩浩蕩!”
景帝聽著很是高興,此時丁一來請他題旗,自然是不會推辭的了。
只不過題完之後,景帝卻就淡然對丁一說道:“如晉啊,母后那裡。難得你來,她老人家方得展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