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1部分

進發的數萬邊軍,將在梧州府城與他們會合之後,接管梧州府的所有軍務城防等等。

丁一在送走了石璞之後,否決了丁君玥提出的方案:“不,不要去幹擾他們,怎麼說也是為國家辦事,如果他們能平定廣西,那麼我們可以出海,可以出塞,記住,所有人員都不允許去暗中破壞石太保的軍略佈置,我討厭一切國內戰爭。”

當杜子騰領著駐防梧州的新軍回到懷集、肇慶府城的駐地,丁一直接就把所有軍務扔給他與胡山等人,而自己則是跑到工場裡,開始第一臺皮帶傳動的金屬機床安裝。儘管仍然是風力和水力的動力,但金屬機床所能提供的加工精度,遠遠不是木頭機床可以相比的。

只不過限於風力和水力的自然條件,機床的轉速和穩定性,依然是極差。

“你先放下手頭的活計,把它們交給其他人。”丁一看著那轉速很不均勻的金屬機床,對著李匠頭說道,“如果蒸汽機無法短時間內實現,那麼,就先把拉絲機弄出來,老李,你別給我又是和上次一樣,找幾個大匠,三五人花幾天弄一截十步長的銅線來糊弄我!我要的是機器,一個普通人,你教他怎麼操作,他按著這工序,就能生產出均勻鐵線或銅線的機器!”

李匠頭頗有些為難的搔了搔鬍子,這讓丁一很無奈,一把將他拉到角落裡:“你要想不出法子,不妨找李大嫂商量一下,我感覺她手上活計雖然不如你,但腦子比你活絡,不論你們誰想出的主意,到時不都是你李家的功勞麼?這賞銀她拿你拿不都一回事?”

雖然點了頭,但是李匠頭依然有些迷迷糊糊的感覺,丁一也頗為無奈,機械這一塊,從零開始來弄,澆鑄之類的事,倒不成問題,零件加工更不是大問題,就算現代,資料機床的母機,也是手工製造出來,李匠頭這般工匠,本就是這時代頂尖的機械師,特別在丁一給他畫出遊標卡尺和千分尺的圖紙之後,他們很快就製造出來實物,在度量衡上有了一個統一標準,精密的零件,只要給他們時間,他們能用做一件傳世工藝品一樣的態度,給弄出一顆標準無比的螺絲來,所以這方面真的不是大問題。

但要弄出拉絲機之類的機械,李匠頭這批工匠,時代侷限和知識極限的短板,就顯得極為明顯了。

如果能拉出均勻的鐵線來鍍銅,或是直接拉出銅線也行,那麼就可以弄水力或風水發電機,蓄電池有什麼難的?丁一自己都做了一個小型的鉛酸蓄電池,不外乎就是柵板、硫酸液,開始發明蓄電池時沒有塑膠,用木板作為外殼一樣是可行的,而丁一則使用了陶瓷來作為外殼;就是鉛膏的製造有些難度,因為要磨成鉛粉之後再弄成鉛膏,而且正負板的鉛膏是有所區別的,生產出鉛膏之後,塗抹在柵板上,就形成生極板。

澆鑄柵板、研磨鉛粉這些事情,於丁一來說,完全不是問題。

因為他有權,有錢,有人,而且他又知道大概的方向與資料,可以不斷地試驗來論證。

儘管沒有用電器,他弄了一頭豬試驗,那電流還是把那頭豬電得慘叫。

只要有均勻金屬線拉出來,電動機就可以提上日程,儘管有刷直流電動機的損耗很大,但它簡單,丁一也不打算給懷集提供生活用電,也許整個縣的風力發電和水力發電,透過全浮充制,透過蓄電池組來起到一個穩定電壓的作用,所有電力就用來供給幾臺金屬機床,以給它們提供一個均勻的轉速和動力。

沒有線圈,其他都是白扯,難道弄無限電池組來發電麼?弄一個蓄電池丁一是有錢燒得起,但要弄無限電池組供電真是不可能了——有錢買十碗熱乾麵,吃一碗扔九碗是一回事;有錢請全縣人吃熱乾麵,那就是另一個概念了。

丁一除了往工場跑就是往礦場跑,其他時間就是在隨軍夜校的上課之中。

大明第一師的訓練並沒鬆懈,反而更加刻苦起來。

至於廣西的戰局裡,丁一完全沒有插手,只是天然呆在無所事事的柳依依鼓惑下,在梧州開了一間戰地醫院。被變相驅趕出京師的柳依依,帶著那一班子賬房先生,處理著生意上往來,對她來說,已經沒有什麼壓力,而失去京師市場的柳依依,並沒有如丁一所料的太過於擔心。

“只是錢銀回籠的時間長些罷了。”她老神在在地對丁一說道,“但沒關係,妾身可以向別人先拿東西,不過付錢的時日同樣慢些而已。”她開始把鏡子透過淡馬錫那邊捎往海外,而那絕對是以買同等體積的寶石的價格在發售,無他,世上獨此一家。

事實上,她的從容是基於自己在商業上的認知:“只要夫君別在其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