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2部分

密的作戰計劃下,煙飛灰滅;所謂的殺人狂魔、國際詐騙分子,只要警隊內部不出問題,在正面交鋒之中,無論如何槍法精準、騙術過人、智商一百七都好,不是擊斃就是成為階下囚。

但他忘記了,如果說霍姚驃的成功還可以歸功於漢武時期碾壓式的國家實力,足以讓人在戰鬥成長;那麼漢初三傑的韓信並沒有受過什麼嚴格的操典訓練;嶽武穆也不見得師出名門;朱元璋更是“無一掬之土”的和尚。其實,還有許多的例子。

這個世界,有些人也許一輩都得不到機會,他沒有讓自己獲得機會的能力;但若給他一點陽光,未必就不能破土而出,頂開頭上的大石。茁壯成長為參天大樹!

丁一沒有這空去考慮這些事情,因為他等的人終於來了。

謀劃已久的行動,一觸即發。

巫都幹則在這一天憤然離開了瓦剌人駐紮在貓兒莊的大營,她求見了也先,但後者並沒有給予她什麼好臉色,反而籍著酒意問她:比之成吉思汗年代的通天薩滿闊闊,她的實力如何?

這是一種警告,她能聽得明白,也先在暗示對她的忍耐已到了極限,再折騰下去。她就會跟通天薩滿闊闊一樣的下場,被殺掉。所以他本來準備告訴也先,有一支千人的部落極大可能效忠於丁一的事,終究沒有出口。

不是她對丁一有什麼交情,而是她要保住自己的命。

說出這件事。很大可能上她會被幹掉。

也先是太師,是實際上的草原之主。難道要聽從她的指揮。派兵去幫她拿回自己的部落,在如今正和大明交戰的現在?說出來,極可能就是取死有道惹來殺身之禍罷了。所以她沉默地離去,草原上,儘管也先是龐大而恐怖的存在,但也不見得沒有其他的勢力可以借勢。例如名義上的大汗,脫脫不花。

而這一天也先的心情很好,因為明國終於派來了大官,三品高官禮部侍郎楊善。從喜寧嘴裡也得到了驗證,這位的確是高官,而且是文官,不是和之前那些什麼指揮僉事一樣的武職。

隨著楊善而來的,還有二十名高大魁梧、身著黑色戰袍外披黑色魚鱗甲的騎士作為儀仗。

這就顯示了明國開始正視英宗在他手上的事情了。

他宴請了楊善,儘管英宗生病沒有接受他的邀請,也沒有讓也先感覺有什麼不好。其至在散了席之後,也先還跟楊善說道:“我就不礙你去看皇帝了,他想著家裡,這病怕是心焦才害上的,你好好寬慰他,日子到了,自然教你們接皇帝回去。”

當也先離去之後,楊善臉上自信的笑容就消失了。

他對丁一說道:“看來不太好辦。”

的確不太好,歷史上迎回英宗的就是楊善,事實上景宗並沒有下達迎回英宗的命令,完全是憑仗楊善三寸不爛之舌,還有英宗在瓦剌那一年多的忽悠,才得以成事的。而這一切是在一年多以後的時間才發生的事,不單單是時間,更重要的是在這時間發生了許多事。

例如也先攻擊京師的失敗,被于謙狠狠教訓之後的也先,縮回草原舔著自己的傷口,對於大明的感覺,跟現在這種作為勝利的趾高氣揚是完全不同的;例如在也先攻擊京師的時候,脫脫不花陳兵於後,一旦也先潰敗,那麼脫脫不花一定不會再甘心充當一個傀儡式的大汗,這讓也先在事後發現,草原上的勾心鬥爭角也並不比中原更少一些;而英宗在瓦剌期間,以他獨特的人格魅力,博得了包括伯顏帖木兒、伯顏帖木兒的妻子等等一系列的瓦剌高層的信任和同情,使得他們一再為他說話。

而現在,一切都還沒有發生過。

儘管楊善實現了他跟丁一的許諾,拿到了景帝派遣他來看望英宗的旨意,但到了貓兒莊的瓦剌大營,他頗有一點無從下手的感覺,再怎麼借勢,總得有勢可借才能發揮得起來,剛剛二十萬大軍,才讓人家殺得潰散,現時瓦剌還增兵,楊善就是長了七八條舌頭,也忽悠不起來啊。

“那就不辦。”丁一的回答也很乾脆,他對楊善說道,“皇帝也看了,回京師去吧。”

他把住了楊善的手臂,後者臉色一變,因為感覺到丁一按了按自己的胳臂,只聽丁一說道:“連夜回去吧,把袁彬和哈銘也帶回去。”他沒有稱楊善為思敬兄,而是對他說,“老哥哥,一路小心。”

楊善的臉上,便浮出笑意,點了點頭道:“好,那連夜就走。”

當也先接到楊善辭行的訊息,極為意外,再怎麼趕也沒有必要連夜回京吧?來稟報的人卻說是楊善年紀太大了,席上喝了酒之後又吹了風,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