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縣令的情況下,縣丞基本就代理了縣令的職務。
大致上就是廣西這地方,本就沒有人願意來當縣令,何況丁一還搞了這麼一套,把縣令弄得只有司法權,事實上,也就相當於後世的法院院長,專管斷案——所謂天高地遠土皇帝,縣令遠離州府就是百里侯,誰願意來懷集當個法院院長?
除了聖旨、公文之外,那隨著禮部的侍郎前來的於家老僕,還轉交了一封于謙給丁一的私信,信中真的沒有一句好話,除了訓斥他貪功邀功,以身冒險之外,還對官紳一體納糧,多方面進行了批駁。但丁一倒是覺得於謙這回算是厚道了。
不單單在暗示他養匪自重以防景帝對他下手,而且還在提醒丁一,官紳一體納糧這一項,動了天下士子的根本。丁一當著那老僕的面。讀完了信之後,便將它點著扔進火盆裡,衝著京師方向一揖。卻對那老僕說道:“師恩深重。”很多東西,到了這份上,點到就可以,說多了反而顯得幼稚。
送走了欽差,過了一旬之後,丁一就和黃牛兒、鄭昂等人一道離開了懷集縣城。隨著黃牛兒和鄭昂離開的,還有一百多名老底子的義軍。公審時處決了那些民憤極大的義軍敗類以後。其他義軍倒是沒有再讓他們在大牢裡待著,只是教他們在民壯看管下,投入到縣城的重建工作裡去。而在訴苦大公、識字夜校、立憲宣講等等的宣傳之下。有許多義軍都覺得恍然大悟,連這些老底子的義軍,也有許多人願意留下,鐵了心跟著黃牛兒他們回去的。也就只有百多人了。
“哥哥的話。俺定會傳給侯大哥!若是他日沙場相遇,俺阿牛的刀,也不對著哥哥,俺黃牛兒的箭,也不射著哥哥,若是無意傷了哥哥的手,阿牛便往自家手上砍兩刀,若是無意害了哥哥的命。阿牛便抹了頸,隨哥哥一道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