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決鬥流行的歐洲大國,路易十一世自然也對兩國君主的決鬥,很感興趣。所以他願意為之見證。便給丁一捎來了這麼一封信,稱呼丁一為“親愛表親”又說了一些諸如“我們由於各自的皇位而似兄弟……如果能作為這場勇敢者的遊戲的見證者。是我的光榮……”之類的話語。
丁一的答覆再一次教劉吉和杜子騰都反應不過來:“祐之,告訴他。如果他想擔任我的見證人或決鬥助手,這同樣也是榮幸。不過我希望貞德這位偉大的女效能被封聖,這樣更能讓人信服,法國人的正直。”
劉吉這奸臣都忍不住開口進言:“先生,這樣只怕不太妥吧?”
貞德此時已經平反,但還沒有封聖。丁一提出這個事,無非就是嘲諷法王,認為連貞德這樣,為了法國付出所有的女人。都能被出賣,他根本就不相信法王的人格或者信用,怎麼可能讓他充當決鬥見證或助手呢?
因為劉吉跟在丁一身邊這麼些年,對於西歐的歷史和文化,也有著頗為深足的認知了,畢竟學霸出身的奸臣嘛。所以一聽就不對勁了,難道這時候要來撩拔法國人?這明顯是不智的啊,那有這麼四面樹敵的?
“就這樣回覆他,沒有不妥。”丁一仍然沒有聽從劉吉的勸說。
因為這個世界只有他才知道。貞德在四五百年以後會被梵蒂崗封聖。
而在被封聖之前,也就是再過百來年開始,伏爾泰、馬克吐溫、蕭伯納等等都創作了許多關於她的作品,以至後來成為法國的一個象徵。
“先生。如果插手他國事務,只怕會引起法國朝野上下的反感。”杜子騰覺得不能就這樣沉默下去了,他認為有必要盡一個被委以重任的大臣、被稱為心腹的學生。去進行必須的勸說,以讓丁一改變主意。
這比決鬥更為嚴重。因為在這個時代,武裝到牙齒的新軍或者說羅馬帝國禁衛第一師來講。這個君主之間決鬥只是極為不智罷了。事實上,如果穆罕默德二世敢於離開君士坦丁,出發去巴黎,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