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跟丁一不同的是:對於蘿莉,丁一有些束手無策;大團長則因為她們都是公主。
沒錯,就是公主,prinzessin,而且大都是直系的——西方在任何一位國王或獨立主權領主的所有直系、旁系女性後代,在末婚前都可以用prinzessin,正如prinz,西方有成千上萬的王子公主啊,不過——直系的不一樣啊,直系的就真的差不多是華夏公主的概念了。
還好這個時候伊莎貝拉喊止了克里斯蒂娜的行徑,所以告辭了大團長,十三位蘿莉騎士總算離開了這裡,這讓大團長有鬆了一口氣的感覺。
於是歐洲所謂上流社會開始流傳一個笑話:波塞冬的十三騎士。
沒有下文或是具體的內容,因為這十三騎士,本身就是一個能讓人捧腹的組合了,裡面幾乎就沒有一個十七歲以上的成員,而最小的甚至連十歲都沒有。她們在貴族圈子裡募捐錢物,很認真地每天都這麼做,如果單只是這樣,也沒有什麼出奇的,成為笑話的是另外兩個原因:
她們鄭重其事地去訪問君主或重臣;
在貴族圈子裡募捐之後,她們又去平民中宣講丁一的理念,其實也說不上理念,畢竟伊莎貝拉在士麥那也沒呆多久。她們就是告訴那些平民,如果他們希望擁有自由和土地,那麼,士麥那就是他們應該投奔的地方!
然後往往在被激起希望的平民的諮詢下:“尊貴的公主,請問我應該去哪裡得到船票?”
她們就敗下陣來了,就算是伊莎貝拉,也知道她們籌到的錢,是不足以支撐所有想去士麥那的平民的船費。她也很清楚,如果自己真的給了船費,很多人會在領取之後不知所蹤。
而在這個時間點上,法國國王路易十一世,開始默許他的僕人跟奧斯曼接觸。
原本在歷史上七八十年後才簽訂的法奧同盟,提前就開始在商量同盟條約的細則了。
因為連法國國王也不再看好丁一能在小亞細亞有什麼進展。
如果丁一勢必得敗退回埃及的話,那麼他和丁一之前所有的聯絡,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別說原本就沒有承諾,就算有,法王也會毫不猶豫地視同那承諾從沒出現過。
政治向來就是如此的醜陋。
對於整個歐洲而言,上流社會幾乎都在等待著丁一撤軍的訊息傳來,甚至,與此相關的謠傳,都生出過不少。許多貴族小姐都在為丁一哭泣,因為她們不願接受丁一將戰敗的事實。而很更多的貴族小姐或是破落戶家的女兒,開始不再那麼勤快的洗澡和放棄擊劍了。
而在對士麥那的包圍圈外,穆罕默德二世也顯得心情開朗,儘管在此之前,零零碎碎加起來,他已損失了一萬左右的騎兵和近乎兩萬步兵;那些烏爾班超重型火炮也被摧毀。但他真的一點也不在意。
“他是個勁敵,但他的胃口太大了。”穆罕默德二世對著他的兒子巴耶塞特這麼說道,“如果他不同時攻略雅典和塞薩洛尼基的話,也許他不是沒有機會的。按著送回來的軍報,和我們所經歷的情況來說,你的老師,是一位天才!”
巴耶塞特不以為然地說道:“老師?不,父親,他壓根就算不上什麼!”
“你錯了。你知道士麥那有多少人?按著我們的探子給出的情報,只有五千人左右,誰能用五千人,把六萬騎兵和八萬步兵抵擋了這麼長的時間?他計程車兵訓練有素,悍彪而精銳;他的火炮十分神奇而強大到不可思議。”穆罕默德二世搖頭糾正著自己的兒子。
“可是他失敗了!”巴耶塞特更願意用現實來評價一切,“如果他有兩萬軍隊,也許可以堅持下去,如果他有四萬軍隊,也許可以取得勝利。但是他沒有,他只有五千人,所以他只能是一個失敗者!”
穆罕默德二世大笑起來,點頭道:“應該說,他終將走向失敗,或者被毀滅。”
“遵從您的教誨,父親。”
而在奧斯曼人的包圍圈裡,工事群裡的指揮所,丁一再次勸說著許彬的離開:“要不然的話,養浩先生,您先由艦隊護送到羅德島,考察一下,咱們在那裡投資港口的可行性,您看如何?”
不論如何,這都是沙場前線,七老八十的老頭,又是文官出身,在這裡湊什麼熱鬧?要說和平時期治理地方,還說政治手腕和經驗,這鐵與血的絞肉機,誰知道會不會一枝箭藉著風力一路飄過來,把老先生給撩倒了?畢竟這誰也說不好的事啊!
“陛下恕老臣亂命不從!”許彬吹鬍子瞪眼睛的,怎麼說也不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