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3部分

“細軟?你我主僕兩條性命,算不算細軟?”李紹很無奈地長嘆了一聲,看了一下左右,卻壓低聲對這長隨說道,“依著老夫看來,這船不難找,尋著船之後,你就離了這營盤,帶上平時跟在你身邊的小廝,把船伕看管起來,乾糧備好了,不要回來,快則三四日,遲則五六日,老夫自然會去尋你,聽懂了麼?丁容城今日拔營而去,說要是去攻略倭國京都,憑那名不見傳的女將,萬來朝鮮兵,鎮得住這碩大地盤?也只有于謙妾才會巴巴的還想抱大腿,這回怕是他連命都得貼上!”他是看不起項文曜的,而且覺得這人德行不佳,自然其他也就都不值一提,依他看來,丁一是出了昏招,巫都幹這蠻人女將是必敗無疑的。

丁一此時已經不在筑前了,昨天安排好了之後,今早風好,便留了一個團的朝鮮士兵在筑前把守灘頭營盤,拔了六個團的朝鮮兵給巫都幹,然後其他萬餘外籍兵團計程車兵、榮一團和警衛團計程車兵,包括東海艦隊的陸戰旅等等人員,都上了船,向出雲方向而去。

要一個月蕩平日本,本來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丁一不可能等著巫都乾的戰果,然後再去做其他的決定。一個是他不願意等,一個是朝廷那邊也不願意等,因為隨著聖旨和兵部公文、英宗書信而來的,還有京師那邊金玉鷹寫來的情報匯總和李賢的書信。

攜帶這些文書,喬妝打扮隨宣旨隊伍而來的,卻是魏文成,他此時也在船上,對著丁一苦笑道:“京師事務交在金玉鷹和柳滿絮手上,彼等又擔了忠義社和天地會的事務,當真分身乏術,只好教弟子出海來。”

他本是被丁一削職之後關了禁閉的,但丁一併沒有提出對他的處罰,這當口無人可用,也只能教他來。丁一衝他搖了搖頭,示意這當口不必說這類客套話:“京師那邊是什麼情況。”

“朝廷諸公是不可能忍受先生封郡王之後,還滯留在日本,還掌握兵權。”魏文成倒也沒矯情,他是知道丁一的秉性,很直接就把要緊的情報點了出來,又把情報匯總和李賢書信都呈上教丁一過目。

丁一看罷,微微笑了起來,把檔案遞給楊守隨和劉吉傳閱,包括李賢的書信在內。

楊守隨看得細緻,劉吉倒是一目十行,看完大怒道:“豈有此理!諸公欺人太甚!”

安全衙門情報,很多都是根據蛛絲馬跡分析出來,倒不如李賢的書信,說得直白。

聖旨上雖有“餘如故”這三個字,但是外籍兵團不是隸屬於四海大都督府的,而且隨著丁一就藩,四海大都督府的治所也不可能再放在廣州府了,當然是要遷去美洲了。之所以內閣和六部會同意這三個字,除了英宗的堅持之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無人願去接替這差事!

當然,那些為求晉身之道不惜跪舔的人,倒有不少願意去,只是輪不到他們開口,後世美國總統要突然辭職不幹或是被彈劾,也不可能說某個小鎮的議長說這事他在行,然後讓他去繼任吧?

也就是說,有資格去接過兩大都督府事的,都不願去。例如馬昂,是有這資格,人怎麼可能願意去?于謙這身體看著撐不了多久,兵部連項文曜這樣的心腹都被外派出海了,馬昂好好當著兵部尚書,眼看就要獨挑大樑,他去督兩大都督府事?他就是瘋了也不會肯去啊;

王翱,王鹽山也夠資格的,這老先生倒也肯任事,問題他走了,吏部那一攤子事,誰來操持?不就是沒人能擔得起這擔子,才重新把乞歸的王鹽山弄回來當天官麼?怎麼也不能讓他去吧?

當然絕對夠資格的于謙不論他願意不願意都好,病得不能視事,要讓馬昂來協理部務,皇帝叫他去督兩大都督府事,那跟賜死沒區別吧?按著這麼說,閣臣也是夠資格的,但誰願無端離了中樞?

“先生在前,後繼難為啊!”李秉看罷了那些檔案,卻就苦笑著向丁一這麼說道。

他是敲到了鼓點上,最為重要的是:前面總督兩大都督府事的丁一,做出這滔天一般的功績,繼任之人,總是難免會被比較的,這些人爬到這這位置,哪個不是人尖子?想想一會朝廷沒錢了,戶部難免會發勞騷:“容城先生任總督時,一船船的金銀、糧草運回來!”皇室沒錢了,難免也會想,“丁容城任總督時,何時短了皇家的體用?”

萬一再有個民亂、邊患,搞得掂,那是應份的;要是拖得久些,那就黃泥掉褲檔了,說不是屎也是屎啊!

“如此,朝廷諸公何不裁了兩大都督府?”楊守隨是看得最慢的,到此時方才看完,抬頭卻是先向丁一行了禮,方才接著這麼說道,“先生見諒,學生直言了。兩大都督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