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的長處,所以他連那匹白馬都不願帶,一人三騎,日夜兼程奔了回來,中間還要避過瓦剌人的大軍經過之處,又是繞了好幾個圈子,萬幸畢竟特種部隊出身,藉著日月地勢植勢,從始至終沒有走過冤枉路也沒有迷失了方向。
兩日前,有兩匹馬是活活累死在路上,還有一匹也是跑不動,所幸行不了多久便遇著一個小部落。丁一在入夜之時入去偷了這兩匹馬來,才能在這時節趕將回來。
但這一路上睡眠就成奢望了,他根本就不敢睡,又無人可以警戒,又不是叢林有天然植被可以做保護色,又有各種地形優勢可以佈設陷阱。這草原上不單有野獸。還有正在調動的瓦剌軍兵,別說睡覺讓人發現,只怕睡著了,千萬鐵蹄從身上踏過那就真的神仙也沒輒了。
所以有時把自己綁實了,在馬上迷糊一下;有時實在扛不住,看見有顆樹,便爬上去睡上一個半個時辰,奔到這裡來,又有一眾弟子護衛身側,心中那弦立時鬆弛下來。
丁一入得蒙古包內去。倒頭就睡,幾乎真沾著枕頭就睡著過去。
足足睡了七八個時辰也就是十五六個小時,丁一方才餓醒過來,只覺混身筋骨痠痛無比,想想他這麼日夜兼程這麼長時間。馬都累死兩匹,還能支撐到這裡。已是意志如鐵。但在馬上的顛簸,對身體造成的勞損,卻就不是意志可以解決的問題。
食了陳三端來兌了熱水的炒麵,丁一不多時又再度昏睡過去。
這回還好,睡了三個時辰便醒了過來,丁一吸了口氣。只覺直到此時,方才喘過氣來。
他實在怕來不及,一切佈置就全都成空。
丁一對別的歷史就一知半解,土木堡戰役他記得自認還算清楚:
七月十六。英宗和王振就領兵二十萬從京師出發;然後去到八月一日,便收復大同,但這只是也先的陰謀,馬上出去追擊的明軍就慘敗了,然後悲劇開幕,王振聽著感覺沒把握,就指揮大軍回京。
王振這人,玩權術倒是利害,有本事權傾天下,但軍事才能真的就不是零分,而是負分。
想想二十萬軍隊,撤退路線一改再改,這時節,還想讓英宗去蔚州老家一下讓自己可以過過衣錦還鄉的癮;後面又覺得二十萬人過去,肯定踏壞農田的,後世有人說王振是怕踏壞農田,讓他自己損失金錢。其實這可能性並不太大,王振當時那權勢,連於謙都能搞了,不至於在乎那點農田收成吧?感覺此人念舊,應該是擔心損壞農田,家鄉人必定會罵他,所以才會去再改撤退路線的。
話說這關頭還在乎什麼罵名?真是軍事負分!於是瓦剌人就追了上去。
而汗青中說“容貌甚偉,勇略不足”的成國公朱勇,不知道是命中該絕還是怎麼回事,居然有膽領了五萬騎去迎戰瓦剌!他可能覺得也先才三兩萬人,自己也是騎兵還是足足五萬吧。
結果去到鷂兒嶺,也先伏兵盡出,不單成國公朱勇殉國,明史列傳三十三有記“所帥五萬騎皆沒。”
五萬騎兵啊,明軍本來就馬少,這五萬騎的份量絕對不輕的,何況英宗也就二十多萬人的部隊,就這麼五萬沒有了,還是機動部隊,這損失絕對是極為慘痛的。
只是悲劇還沒謝幕,接著就是土木堡之圍了。
所以陳三等人在說道:“以為先生八月才歸。”、“小六說八月,俺還說怕到九月”
丁一聽了只是苦笑,別說九月了,八月,八月才回來的話,黃花菜都涼了吧!
當下也不與他們多說,只是下令收馬上整裝從紫荊關入內,再向大同出發就是。希望能在官軍到達大同之前,先把王振勸住,再不濟,讓成國公朱勇把那五萬騎兵交給自己來統領也是好的;退一萬步說,提醒一下成國公朱勇,讓他小心點,也是選項之一啊。
“集合,為師有話要對你們說。”丁一吩咐道。
陳三等人領了命,便去召集手下軍士過來,陣列之後,來請丁一訓話。
“此番前去,卻是一個死字。”丁一起身對著面前那六十多人說道,“若有人不想去,此時便先說出來,入了紫荊關,不想去的人就回京師吧,直接回金魚衚衕找蘇欸,他會安排你們看家護院的。”
一時鴉雀無聲,有草原的風颳過,烈烈。
丁一望著他們也沒有再說,話到這裡就算說透了,若還不明白他也沒辦法。
只不過,就算唯有他一個人,丁一緊緊手中長刀,卻覺得自己內心要比自己以為的更堅強:就算一個人也不願意跟他走,他也會昂然獨往!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