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人便已經覺得謝家人多了,可今日才知道到底謝家有多少人。
她長於洛陽長樂侯府,平日見的人便只得那樣多。傅家只是新興的貴族,底蘊太薄,雖裝模作樣在傅老侯爺故里建了祠堂,可傅家的親戚並不是特別多。
根本見不到謝家這樣的盛況。
除了謝氏子孫前來拜壽之外,還有江洲有名望的人都來了,宇文氏的人也在其中,還有不少讀書人,有些甚至是當世叫得出名號來的,徐子升也在一批小輩中,跟隨在太守之子王制仁身後,一旁站著傅明華早就見過的丁魴等人。
丁魴自然也見到她了,卻不敢裝出認出的模樣,只是轉頭看了徐子升一眼。
當日岳陽樓上時,徐子升曾言燕追與傅明華身份,丁魴其實早已經心頭有底了。
雖說此後他也不敢相信,還曾想拜謝府,但始終晚了一步,燕追早就已經離開了。
不過從傅明華的身份,也能證實徐子升猜測不錯,可惜當日錯過了好時機。
前來拜壽的人過了一個半時辰,還有大半候在謝家府外,遲遲不肯離去。
有下人在外張望,祝氏身側的嬤嬤出去了,不多時回來與崔氏身側侍候的嬤嬤側頭一耳語,崔氏卻裝著沒發現一般,那嬤嬤在她耳邊說了幾句,並抬頭看了傅明華一眼,崔氏卻像是沒有反應似的。
傅明華被這嬤嬤一望,便也覺得心中不對頭。
事情驚動了太夫人身邊侍候的人,可見並不算是小事,那嬤嬤又看她,這事兒應該是與她有關的。
她轉過身,看了江嬤嬤一眼,低聲吩咐:“去打聽打聽,發生什麼事了。”
江嬤嬤應了一聲,不著痕跡的退了下來。
廳堂中不少人都如人精一般,自然也發現了這一幕,崔氏目光轉了過來,看了傅明華一眼,又將頭別開了。
她年紀大了,身上衣裳首飾又是厚重,撐了半天也是疲累得很,但她卻身體坐得筆直,絲毫沒有失禮之處。
直到賀壽的人都上前叩了頭,又由崔氏領著祭拜了祖宗,給早逝的謝太爺上了香,一番儀式之後,才各自開席了。
到了此時,傅明華也是累得很了,不過她臉上卻仍維持著微笑,江嬤嬤打聽了之後回來了,趁著替她佈菜的功夫,在她耳邊小聲道:“是長樂侯府與昌平侯府的人來了。”
白氏仍不肯死心,傅明華出門前,她所提的讓白家的人與傅明華同來的提議遭拒了之後,她仍是讓昌平侯府的人候在了洛陽至江洲的必經道上,可惜半路被燕追打發了。
不過昌平侯府的人卻並沒有因此而退縮,雖然懼怕燕追,但在得知了三殿下已離開之後,昌平侯府的人仍抱著:殿下雖然不與我們同路,但錯過了討好三皇子的機會,也不能錯過與謝家結交的機會。
畢竟燕追雖然不允白滔同行,但並沒有說過不允許他們向謝太夫人賀壽的。
帶著禮來討好人家,就不相信謝家會將人拒之門外的。
第二百一十二章 吵鬧
昌平侯府的人這樣一想,正好半途與抱著差不多相同想法的長樂侯府來人遇上。
兩府的人候在了謝家大門外,說是與謝家有姻親關係,吵著要進來。
昌平侯府前來的人仍是白氏侄兒白滔,而長樂侯府來的人則是過繼到長房沈氏名下的傅臨鈺。
當時兩府人進不來,在府外吵吵鬧鬧的,還說著要見她。
謝家的人倒是沉得住氣,崔氏聽了這訊息也未露出怒容,反倒令人將這兩撥人領進了府中,免得他們在外頭嚷嚷著總抬出傅明華的名字來。
江嬤嬤說起這事兒,既覺得羞恥,又有些憤怒,耳朵都感覺發燙,有一種丟人現眼丟到了江洲來的感覺。
莫怪謝家的人瞧長樂侯府傅家看不上,光憑這兩府作派,便可見兩府的人是什麼德性了。
“此時他們還窩了一肚子火,說是花了錢找氣受。”嚷嚷著要討回公道,請太夫人出面給個說法。
就這兩句話,又更使謝家鄙夷他們了。
江嬤嬤因為白家、傅家丟了傅明華的人而有些鬱悶不快,那頭崔氏臉上卻像是什麼事兒也沒發生似的,還派了丫環過來讓傅明華過去挨著她坐。
崔氏嫡親的兒媳、孫媳、曾孫女等便不少,若她不喚,這一桌子是沒有傅明華位置的,最多也就是將傅明華單獨擺個小桌子,高高供起來罷了。
碧雲與碧青一聽崔氏派來的丫環傳話,便將傅明華椅子拉開了。
這一桌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