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努力提高產能,保障公司在遼東、外東北推廣普及農用動力機械。
公司還將進一步增強基層農機分隊的力量,而且還要在每年冬天農閒期間培訓基層農戶的農機駕駛,以及農機維護保養方面的知識。
公司在推廣普及農用動力機械的同時,還會在廣大農村推廣普及農機駕駛技術和基本的農機維護保養技術,爭取讓所有農戶逐步掌握駕駛農機動力機械的能力。
未來遼東、外東北等地區的農機分隊,也將不在常設專業農機駕駛員,而是在各個中隊培養大批的臨時駕駛員,最後實現農用機械走進廣大農村的千家萬戶。
屆時,遼東、外東北的農業生產力將會迎來一次井噴式的發展,農業生產效率也將呈幾何形增長,成為公司最大的,也是最先進的農業推廣示範區,為遠東公司全面推廣普及農用動力機械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
(未完待續。)
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秋收(三)
遼東、外東北各個地區的秋收工作正在緊張的進行,印度、南洋、中南半島和呂宋等地區的秋收工作,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
隨著公司逐年加大移民的數量,如今中原流民已經在中南半島和印度等地區,佔據了相當的比例。
雖然這些地區的農業發展水平還沒有達到遼東、外東北,但是移民的安置工作卻絲毫不差,甚至有些地區安置條件還要比遼東、外東北高不少。
公司農林部也在不斷的向這些地區,投入大量的資源,尤其是農業科學技術的推廣和普及,都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憑藉良好的氣候條件,中南半島、印度、南洋和呂宋地區,基本都能保證一年收穫三季甚至四季,農業發展潛力比東北、外東北等地區要優越得多,未來糧食產量必然要超過遼東外東北,成為遠東公司最大的糧倉。
和公司其他控制區相比,河套和中原地區今年的年景雖然無法和遠東公司其他控制區相比,但是相比幾年前,也算是不錯了。
尤其是河套地區,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資源,在黃河大規模開發引黃灌溉工程。海參崴汽車製造集團公司,動力機械的產能不斷加大,河套地區也接收了相當數量的動力機械。
這也讓河套地區的引黃灌溉工程大大的加快了,再加上大馬力蒸汽動力拖拉機的不斷到來,河套地區的耕地開發工作也取得了極大的進展。
雖然大批動力機械不斷被送到河套地區,但是公司這兩年卻並沒有向河套地區大規模移民,而是在這裡建立了幾個規模龐大的國營農場。爭取利用幾年的時間,把河套地區變成真正的“塞外江南”。
中原北方地區也難得的沒什麼自然災害發生,雖說也不是風調雨順,起碼沒有像幾年前那樣,滴雨未下連年旱災,緊接著是鋪天蓋地的蝗災,好容易盼來了雨水,可這雨又不停了,北方各地又開始澇了,形成了水災。
老天爺就像故意捉弄天下的老百姓似的,一直折騰了七八年才算是消停。這兩年雖然收成也算不上這麼好,但是隨著天氣越來越正常,中原北方的老百姓起碼心裡也有了奔頭。
初秋的清晨,氣溫已經開始轉涼,成熟後的玉米葉片乾硬,若是身體被葉片刮一下,瞬間就能劃出一道血痕。而清晨因為玉米葉片上有露珠,所以每天早晨是收穫玉米最好的時候。周通赤著上身,絲毫不在乎初秋的寒氣,汗流浹背的在玉米地裡忙碌著。
秋收前他天天蹲在自己家的玉米地的邊上,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盼著收穫玉米的時刻。自從自家地裡的玉米節棒以來,周通可以說是操碎了心,生怕忙活了一年,到頭來什麼收成都沒有。
而且他家的田地裡還種著另外兩種從來也沒見過的東西,也都是他從來都沒有種過的農作物,說不擔心那是不可能的。
畢竟玉米雖然在現代社會隨處可見,但是在這個時代,卻是一種新型的農作物。雖然玉米在明朝中葉就傳入中原,分別由陸路的印度、緬甸入雲南的西南,以及波斯、中亞傳播到甘肅,還有海路經東南沿海省份再傳入到內地。
但是玉米在傳入之初,並未列入穀物,而被人們視為珍稀之物。原稱玉麥,後因曾經進貢到皇宮,故名御麥。直至乾隆時期,還曾是皇家御用之物。盛京通志記載,玉米是“內務府漚粉充貢”。
明代金瓶梅中敘述,“燒鵝肉”和“玉米麵玫瑰果餡蒸餅”都是大財主西門慶宴請賓客的佳餚珍饈,所以中原的底層百姓根本沒見過什麼玉米,更不知道玉米的種植方式。
歷史上馬鈴薯也